正确答案: C

乌头、麻黄、芍药、黄芪、甘草

题目:乌头汤的组成()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小便不利,有水气,其人苦渴,腹中冷者,治疗当用()
  • 栝蒌瞿麦丸

  • 解析:此为下寒上燥所致小便不利。本证肾阳虚弱,阳不化水,则水湿内停,小便不利;水蓄下焦,津不上承,则其人苦渴;肾阳虚弱,不得温煦则腹中冷。方用栝蒌瞿麦丸温阳利水,润燥止渴。如此则阳气宣通,水气下行,津液上润。

  • [单选题]防己黄芪汤证不会出现的症状是()
  • 手足冷

  • 解析:防己黄芪汤可以治疗风湿在表,气虚不固的湿病。因为风湿在表,所以脉象而可以是浮脉;有湿邪为患,阻滞气机,经络不和,所以有身重;表气不固,因此有汗出、恶风。因为病主要在表,不影响阳气,也不影响气血的运行,因此没有手足冷的表现。

  • [单选题]虚劳虚烦不得眠,治用()
  • 酸枣仁汤

  • 解析:为虚劳病心肝血虚失眠的病证。所谓虚烦者,《医学统旨》称"心中扰乱,郁郁而不宁也"。由于肝之阴血亏虚,血不养心,心血不足,阴虚内热,心神不安,神魂不宁,则不得眠;夜不得眠则心中烦扰。治宜酸枣仁汤养阴清热,安神宁心。

  • [单选题]栀子大黄汤的组成中不应有的药物是()
  • 茵陈


  • [单选题]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所治湿病的表现是()
  • 风湿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

  • 解析: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主治风湿在表之湿病。肌腠受邪,风湿在表,经脉痹阻,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属阳明,风与湿合,有化热化燥之势,故发热日晡所剧。治以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轻清宣化,解表祛湿。

  • [单选题]黄疸湿热并重的表现是()
  • 谷疸,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身黄如橘子色

  • 解析:黄疸发黄若湿邪较重,则表现为黄色不甚鲜明;若热邪较重或湿热并重,则黄色较为鲜明,如橘子色。A项中心中热痛、烦躁、大便难都表现出明显的热象,属于黄疸热重于湿的证候;B项是典型的女劳疸表现,女劳疸是因房劳伤肾,阴虚有热所致,无湿邪为患;C项属于萎黄,是由津枯血瘀,外不能濡养肌肤,内不能濡润脏腑所致。

  • [单选题]虚寒肺痿的表现是()
  • 咳较轻,频吐涎沫,不渴,小便频数,头眩

  • 解析:虚热肺痿是由于肺胃津液耗损,虚火上炎,导致肺胃之气俱逆所导致的,因此当有虚热之象。虚火灼津,因此咽喉干燥不适,痰黏咳咯不爽;阴虚有热,所以口干欲得凉润。虚寒肺痿则是由于上焦阳虚,肺中虚冷所导致的。阳虚不能布津,所以津液停聚而为涎沫;阳虚不能制下,可有小便频数;清阳不升,则头眩;因为阳虚有寒而无热,所以不渴。

  • [单选题]对于虚热性肺痿,后世医家治疗时主张用《金匮要略》中的()
  • 麦门冬汤

  • 解析:虚热性肺痿为热在上焦,肺受灼伤,气逆而咳,咳久,则肺气痿弱不振而致。麦门冬汤功效养阴清热,止逆下气。方中麦冬滋阴润肺,清降虚火;半夏下气化痰;人参、甘草、大枣、粳米益气养胃,生津润燥。诸药相伍,滋养肺胃津液,阴以涵阳,虚火自敛,咳逆上气等症亦可随之消失。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少阴病辨证论治题库 舌诊题库 中医肛肠学主治医师题库 心理学基础知识题库 中医内科学题库 中风历节病篇题库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题库 泻下药题库 阳明病辨证论治题库 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