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C

累进税制度 转移支付制度

题目: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与财政收支平衡的基本原则及措施的总称。
  • 财政政策

  • 解析:财政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与财政收支平衡的基本原则及措施的总称。

  • [单选题]在总需求和总供给大体平衡,但当消费偏旺而投资不足时,应当采取的政策组合是()。
  • 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

  • 解析:紧的财政政策与松的货币政策配合,适用于在总需求与总供给大体平衡,但消费偏旺而投资不足时。

  • [单选题]()是财政收支不平衡的最主要原因。
  • 对财政支出需要的无限性与财政收入可能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 解析:对财政支出需要的无限性与财政收入可能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财政收支不平衡的最主要原因。

  • [单选题]宏观财政政策以()为调整对象。
  • 需求和总供给

  • 解析:宏观财政政策是指通过对经济总量发挥作用,来调节总需求和总供给的财政政策,也称为经济稳定政策。

  • [单选题]在一定意义上讲,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等同于()。
  • 盈余财政政策

  •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政策的类型。在一定意义上说,紧缩性财政政策等同于盈余财政政策。

  • [单选题]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政策时滞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财政政策的效果时滞优于货币政策

  •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因为财政政策措施要通过立法机构,经过立法程序,从确定到实施,过程比较复杂,因而,财政政策的决策时滞较长;而货币政策可以由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直接影响货币数量,费时较少,决策时滞比较短。财政政策措施在通过立法之后,由有关单位具体实施;而货币政策在中央银行决策之后,可以立即付诸实施。所以,财政政策的执行时滞一般比货币政策要长。但从效果时滞来看,财政政策就可能优于货币政策。这主要是由于财政政策工具直接影响社会的有效需求,从而使经济活动发生有力的反应;而货币政策主要是影响利率水平的变化,通过利率水平的变化,引导经济活动的改变,不会直接影响社会有效需求。

  • [单选题]当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未得到充分利用时,应采用()。
  • "双松"政策

  •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运用。松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降低税收或扩大政府支出规模或两者同时使用来增加社会的有效需求;松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利率来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给:这种形式适用于在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

  • [多选题]中央银行调高再贴现率,则会产生()。
  • 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加大

    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

  • 解析:本题考查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率。如果中央银行调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加大,会迫使商业银行调高贷款利率,从而起到紧缩企业的贷款需求,减少贷款量和货币需求量的作用;反之则会扩大贷款量和货币供应量。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第一章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题库 第三章财政支出的内容题库 第四章税收理论题库 第七章其它税收制度题库 第五章商品课税制度题库 第六章所得税制度题库 第十四章政府间财政关系题库 权益维护规范题库 第十三章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题库 发票办理规范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