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红细胞膜上凝集原
题目:(2005)红细胞血型所涉及的特异物质类型是
解析:存在于体液中的可溶性红细胞血型抗原称为血型物质,血型物质与红细胞表面抗原既有联系也有区别。有的血型物质是红细胞合成的,有的血型物质非红细胞合成。例如ABH(同下ABO)血型物质是由红细胞合成的,而Lewis抗原是血浆中的血性物质吸附到红细胞表面,从而表达该抗原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可发生肺肉质变的肺部疾病是
大叶性肺炎
解析:大叶性肺炎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多发病,大多由肺炎双球菌感染而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主要病理改变为肺泡的渗出性炎症和实变,呈叶、段分布,重者可累及数叶,有20-30%病例可发生菌血症,严重菌毒血症可有周围循环衰竭。
[单选题]男,35岁。阵发性心悸3年,发作时按摩颈动脉窦,心悸可突然终止。发作时心电图示:心室率190次/分,逆行P波,QRS波群形态与时限正常。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解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症状:心悸、胸闷、焦虑不安、头晕,少见有晕厥、心绞痛、心力衰竭与休克。ECG表现有:①心率150~250次/分,节律规则;②QRS波群形态与时限均正常,但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或原有束支传导阻滞时,QRS波群形态异常;③P波为逆行性,与QRS波保持固定关系;④起始突然,通常由一个房性期前收缩触发,其下传的P-R间期显著延长,随之引起心动过速发作。刺激迷走神经(按摩颈动脉窦)等可使心动过速终止或减慢。故选E。
[单选题]在形成肺动脉高压的各种因素中,能通过干预而得到改善的是
缺氧
解析:本题属理解判断题,有一定难度。考查考生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病机制基本理论的理解。(1)缺氧是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最重要因素,但部分缺氧通过氧疗是可以改善的,如在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经过治疗,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得到纠正后,肺动脉压可明显降低,甚至可恢复到正常范围,故A为正确答案。(2)肺血管解剖结构的变化,可形成肺循环血流动力学障碍,从而导致肺动脉高压,这种慢性结构的改变是难于纠正的,而肺小动脉管壁增厚、肺血管重塑均属于此类,故可排除B、E。(3)血容量增多、血液黏稠度增加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形成中,往往多由慢性缺氧后渐代偿而形成的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血液黏稠度增加,也是难以纠正,故可排除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