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肝脏
题目:小儿骨髓外的造血器官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男孩6岁,全身水肿2个月,经体检和实验室检查诊为"单纯型肾病综合征",给泼尼松15mg,次,每日3次,连用四周,尿蛋白从(+++),降至(++),水肿减轻,继续用原剂量2周,水肿进一步消退,尿蛋白(++),再用原剂量2周,尿蛋白时而(+)、时而(++),此时激素疗效判断为()
激素部分敏感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应用题,主要考核学生对肾病综合征激素治疗疗效判断标准的记忆和应用。错选率不低,达20%。主要错选答案是C、D和A,极少数选E。激素疗效的判断必须把握两个指标,一个是疗程,必须观察8周,另一个是疗效判断标准,即尿蛋白量。本题对这两个因素都给予了干扰。首先,将观察时间分成数段,使误认为不连续用药,实际上仔细看是连续用了8周。另外,本题通过对治疗后患儿水肿的消退来干扰治疗疗效的判断。该患儿经激素治疗水肿逐步消退,尿蛋白也降低。如果没有记住应以尿蛋白作为衡量标准则会错选A。错选C是未记住耐药的定义(用药8周后尿蛋白仍>++),本例用药8周尿蛋白≤++,错选者误认为治疗8周尿蛋白仍未消退即是激素耐药。答案E(激素无效)并不属于激素疗效的判断项,立即可排除。平常所说的激素治疗无效多数是指激素耐药。错选D(激素依赖)的原因是对其概念不清楚,激素依赖首先是对激素治疗敏感,但减量或停药又出现反复或复发,回复用量或再次用药又可缓解,并重复2~3次。
[单选题]以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点哪项不正确()
解析:该题是理解记忆题,考核贫血诊断的临床思维,它需要掌握贫血的基本概念,以及掌握婴幼儿贫血的特征。此题错选E的较多。贫血的诊断应包括三步:①临床症状/实验诊断指标确诊贫血;②贫血的程度;③病因诊断。题目中已明确:①是缺铁性贫血;②哪点不正确,亦即这是一道否定题。在选择中应选不是缺铁性贫血的特点,此外还应了解婴幼儿贫血与成人不同之处是会有髓外造血反应,因此婴幼儿贫血会常伴肝、脾肿大,甚至有淋巴结肿大等非特异反应。诊断思路中应掌握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诊断的依据,故对此题应针对"缺铁"。A和C是贫血非特异性临床症状,但也均符合缺铁性贫血,故可除外,而E,如上述,它是婴幼儿贫血所共有,也可见于缺铁,也可除外。因此,接下来应判断B和D二个对贫血病因诊断有提示意义的选项何者为正确。贫血病因诊断首先是按细胞大小和血红蛋白关系作为诊断线索:小细胞、大细胞/低色性,正色性的不同组合。缺铁性贫血的特征是小细胞低色性贫血。因铁摄入不足,使血红蛋白合成低下而呈低色性,但骨髓造血功能正常,故代偿性呈现红细胞增生活跃,红细胞数较血红蛋白值相对增多以代偿血红蛋白低下所致带氧功能不足。因此,外周血中呈现红细胞数的下降较血红蛋白的下降的程度为轻,与D所述正相反。可见从以上分析,A、C、E是非特异性提示,B是缺铁贫血的特征,余下只有D可选择,而从以上分析D符合"不正确"的题意是选择所在。错选E是因不了解婴幼儿贫血的特点。
[单选题]以下为水痘皮疹特点,但除()
解析:典型水痘成批出现红色斑疹或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小水疱,周围有红晕,在疾病高峰期可见到丘疹,新旧水疱和结痂同时存在;皮疹分布呈向心性;黏膜皮疹可出现在口腔、结膜,生殖器等处,易破溃形成浅溃疡。
[单选题]观察小儿结核菌素试验结果的时间是()
48~72小时
解析:结核菌素试验方法:采用皮内注射法,48~72小时后观测和记录结果,测量局部硬结的横径和纵径,取二者的平均直径来判断其反应强度。
[单选题]诊断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必备条件是()
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
解析: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具备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水肿四大特点,以大量蛋白尿和低白蛋白血症为必要条件。
[单选题]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常见并发的维生素缺乏是()
维生素A
解析: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并发症:①营养性贫血:最多见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亦可见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或二者兼有。②各种维生素缺乏:常见者为维生素A缺乏,也有维生素B、C的缺乏。③感染:由于非特异性及特异性免疫功能均低下,易继发各类细菌、病毒、真菌的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尿路感染、败血症等。特别是腹泻病,可迁延不愈加重营养不良,形成恶性循环。④自发性低血糖:可突然发生,表现为面色灰白、神志不清、脉搏减慢、呼吸暂停、体温不升但无抽搐,若未及时诊治,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单选题]6岁男孩,出生时正常,母乳喂养,5个月后智能渐落后,头发变黄,肤色变白,有时发生抽搐,肌张力较高,可见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