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阴阳互用
题目:“阴损及阳”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解析:B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阴精阳气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的程度,亦常导致对方之不足,即所谓“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最后导致“阴阳两虚”,这正是阴阳互用的表现。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生气之源”指的是( )
脾胃
[单选题]患儿,男,6岁,排便时肛门脱出一肿物,呈环形,色鲜红,便后自行回纳,有时伴有点滴出血,多染于便纸上。最可能的诊断是
直肠黏膜脱垂
解析:直肠黏膜脱垂,多见于儿童、老年人、久病体弱患者及经产妇。起病缓慢,无明显全身症状,早期大便时直肠或肛管脱出肛外,便后能自行回纳,以后逐渐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托回。日久失治,脱出物逐渐增长,甚至咳嗽远行时也可脱出。病情严重时可伴有大便不尽,或下腹坠胀感,因直肠粘膜反复脱出,常发生充血、水肿、糜烂、渗液,甚至渗血。查体可见肛门松弛,收缩力减弱,肛门镜检可看到直肠内粘膜折叠。
[单选题]痰饮停胃而吐,其呕吐物的特征是
清水痰涎
解析:呕吐物清晰无臭味,或呕吐清水痰涎,多因胃阳不足,腐熟无力,或寒邪犯胃,损伤胃阳,导致水饮内停于胃,胃失和降所致。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