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教书和育人
题目: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曾指出: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这句话要求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学会把()相结合。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修订)"教书育人"规定,教师的根本任务,教师的天职,教师道德的核心。教师既是学生的教育者也是道德的引路人。故选择C。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于老师总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设计课堂提问和练习。这表明于老师( )。
关注学生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解析: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于老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练习,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故选择B。
[单选题]下列哪项行为不属于教师依法享有的权利( )。
确定课程设置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第7条规定以下教师权利,①教育教学权,"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②科学研究权,"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⑧指导评价权,"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④获取报酬权,"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⑤民主管理权,"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⑥进修培训权,"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故选择A。
[单选题]一般来说,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是( )。
中等
解析:一般来说,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问题解决。
[单选题]当一位胆小的学生敢于主动向教师提问时,教师耐心解答并给予表扬和鼓励。教师的这种做法属于行为改变方法中的( )。
强化法
解析:强化法的操作方法是每当学生出现所期望的心理与目标行为,或者在一种符合要求的良好行为之后,采取奖励办法立刻强化,以增强此种行为出现的频率。由题意可知,教师的做法是想增强学生提问的行为,故选A。
[单选题]某高中对严重违反校纪的学生张某处以留校察看处分,并将处分文件在学校宣传栏公开张贴。该学校的行为( )。
侵犯了张某的隐私权
解析:隐私权是指自然人对其个人的不愿或不便向他人公开或不愿、不便为他人所知悉的私人信息进行支配的权利。本题中,学校将处分文件在学校宣传栏公开张贴,即侵犯了侵犯了张某的隐私权。本题容易误选的是名誉权,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零一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题干中未反应出学校侮辱、诽谤该生。故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