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2:3:1液
题目:1/2张液体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5个月女孩,因哭闹、易惊、睡眠不安就诊,平日多汗,易腹泻。查:枕秃、前囟2.5cm×2.5cm,颅骨软化,血钙2.0mmoVL,血磷1.15mmol/L,ALP330U/L,目前处理哪项正确()
维生素D2000~40001U/d口服,2~4周后改为预防量(400IU/D.
解析:这是一道综合应用题。考核学生对佝偻病活动期临床表现以及治疗原则的掌握程度。该题错误率较高,达65%。常见错误为选E,其他依次为B、D、C。本题应分2步答,第一步是作出诊断,第二步是确定治疗方案。佝偻病活动期分为初期和激期,初期表现为非特异精神神经症状,激期除有初期症状外,还有典型的骨骼改变和生化异常。本病例年龄5个月,为佝偻病的好发年龄,除有哭闹、易惊、睡眠不安及多汗的精神神经症状外,还有颅骨软化、前囟扩大等骨骼改变,以及血磷降低、钙磷乘积减少(28<30)、碱性磷酸酶升高的生化表现,应诊断为佝偻病激期。作出此正确诊断后,应结合诊断考虑正确的治疗原则:补充维生素D,确定剂量和给药途径。治疗原则应以口服为主,除非无法口服,题干中未明确给以患儿不能口服的条件,此种情况下E应先排除,虽其剂量和方法不错。余下4项中,C显然是预防量(在A、B中已明确提示),所以是错误的选项。而按佝偻病治疗原则,在给足治疗量的维生素D后,一般2~4周后改为预防量,因此,D项虽制剂和治疗剂量无误,但未循以上原则,故又应除外。剩下A、B的选择则纯属剂量的记忆考核了。因此,错选C是未诊断出佝偻病激期的缘故。错选D和E是未全面掌握治疗原则,而错选B则是记忆问题。
[单选题]下列哪点不是小于胎龄儿易发生的并发症()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记忆题,考核学生在掌握小于胎龄儿的病因及病理生理的基础上,判断小于胎龄儿的并发症。错选率约25%,错选项依次为A、B和D。这是一道否定题,对此题判断中须注意的是题中的二个限定词:①不是;②并发症。本题正确选择应基于对小于胎龄儿的病理生理特点的理解。慢性宫内缺氧是小于胎龄儿最重要的病理,由于宫内慢性缺氧,肠蠕动增加和肛门括约肌松弛,使胎粪排入羊水,胎儿可在产前或产程中吸入污染胎粪的羊水,导致胎粪吸入综合征,故A项说法正确。缺氧可以使胎儿血有较多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红细胞增多,引起红细胞增多症。缺氧加上红细胞增多引起的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造成肠黏膜的损伤,导致坏死性肠炎,故B、D选项的说法也正确。小于胎龄儿由于宫内营养不良,肝糖原存储较少,再加上糖异生不足,极易发生低血糖,故E选项的说法也正确。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是多因性疾病,包括了感染性肝炎、代谢性疾病等,这些病可以是低体重的原因,但它们不直接与小于胎龄儿病理生理有联系,而且更不属并发症。A、B、D、E选项的说法均属正确,从排除法应选C,而从直接选择方法则按上述题解也可提示应直接选C。错选者主要是未掌握小于胎龄儿的病理生理特点,同时混淆了并发症和病因的关系。
[单选题]35周婴儿,出生体重1.5kg,生后3天体温不升,需置暖箱,该暖箱适宜的温度是()
34℃
解析:早产儿中性温度在32~36℃,相对湿度55%~65%,体重1500~2000g,暖箱温度在34℃。
[单选题]以下为水痘皮疹特点,但除()
解析:典型水痘成批出现红色斑疹或斑丘疹,迅速发展为清亮小水疱,周围有红晕,在疾病高峰期可见到丘疹,新旧水疱和结痂同时存在;皮疹分布呈向心性;黏膜皮疹可出现在口腔、结膜,生殖器等处,易破溃形成浅溃疡。
[单选题]不符合小儿免疫系统特点的是()
IgG不能通过胎盘
解析:IgG是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类别,其转运过程为主动性。
[单选题]小儿20kg,年龄大约为()
A.6岁B.5岁C.4岁D.3岁E.7岁
解析:2~12岁:体重=年龄(岁)×2+8。
[单选题]9个月,男婴,诊断为中度营养不良。开始供给热量每日应为()
250kj/kg(60kcal/kg)
解析:中度营养不良可从每日250~330kJ/kg(60~80kcal/kg)开始,中、重度可参考原来的饮食情况,从每日165~230kj/kg(40~55kcal/kg)开始,逐步少量增加;若消化吸收能力较好,可逐渐加到每日500~727kj/kg(120~170kcal/kg),并按实际体重计算热能需要。
[单选题]10个月男婴,9kg。发热呕吐腹泻2天,大便蛋花汤样,无腥臭味,尿量明显少。精神萎靡,皮肤弹性差,眼凹陷,唇樱红,四肢凉,诊断为婴儿腹泻,血钠132mmol/L。
[单选题]2岁半男孩。母有哮喘史,患儿幼时对花粉过敏,反复发作喘息4次以上,昨日又突然发作喘息,查两肺满布哮鸣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后,哮鸣音明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