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在备战中考时,某中学老师一起分析考点,揣摩考题。老师们常常商量到点灯,你生怕我有了遗漏,我担心你的身体吃不消。大家互相学习,相互帮助,共同提高。这表明老师们能够做到()。
正确答案 :D
通力合作,共同进步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修订)"团结协作"规定,教师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材料中的教师们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说明教师能够做到通力合作,共同进步。故选择D。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施行日期是( )。
正确答案 :C
1995年9月1日
解析: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公布自1995年9月1日起施行。因此答案应选C而B选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施行日期。
[多选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教师的期望,也是他师范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有人说:"教师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所以,‘学高'太重要了。"也有人说:"教师以育人为天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身正'最重要。"那么,你的看法呢?
要求:
请联系实际,写一篇论说文,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1000字。
正确答案 :
解析:【解析】(一)评分标准:
一等(50-38)紧密围绕教育背景、教师身份写作,立意切合"教师的职业光辉伟大""教师的工作职责"等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情真意切、结构严谨、文体明确、语言优美、引经据典、字体优美;(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素养,结合教育场景、学生心理,站在教育事业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维度书写)
二等(37-25)站在教师立场思考主题,中心符合"教师应具备哪些知识技能""教师应具备那些专业素质"等角度,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文体突出、语言通顺、字迹清楚:(符合教师的职业素养,稍微联系理论和现实)
三等(24-12)中心基本符合题意、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结构基本完整、文体基本符合、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潦草:
四等(11-0)"三观"观念错误,中心偏离题意、不明或立意不当、内容空洞、文体不明、矫揉造作、结构混乱、语病多、字迹难辨。(不具备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基本写作能力欠缺)
(二)写作硬性扣分项目:写作与文章相关的硬伤主要集中在内容残缺和语言表达基本功上,主要几大硬性扣分项目有:标题:不写,扣5分;文章结尾:不写,字数多于600字,扣10分;少于600字,残文11分以下;语句错误:2个扣1分,5个扣3分,多余5个,字句错误降等,降12分。
[单选题]"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见于( )。
正确答案 :C
《论语》
解析:《论语·述而》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多选题]基础教育课程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如何转换与创新?(10分)
正确答案 :
[单选题]"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 )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正确答案 :D
因材施教
解析:因材施教的原则是指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故选D。
[单选题]反复检查个人的衣服鞋袜是否整齐属于( )行为。
正确答案 :D
强迫性自我检查
解析:本题是对强迫症的考察,反复检查衣服鞋袜是否整齐属于强迫性自我检查。
[单选题]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是( )。
正确答案 :B
情感陶冶法
解析: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感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它的基本特点是直观具体、生动形象、情景交融,易于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于无声处教育学生。故选择B。A选项,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C选项,榜样示范法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
[单选题]西汉初年,针对王国势力尾大不掉的局面,汉景帝采取的措施是( )。
正确答案 :A
接受晁错建议,实行“削藩”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景帝时期为解决封国问题而采取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实行削藩政策,最终导致七国之乱。
[多选题]《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这些联系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正确答案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