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6小时

题目:我国规定甲类传染病报告时限在农村最多不超过()

解析: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是()
  • 限制、匹配、随机化、统计处理


  • [单选题]下面哪项有关选择偏倚的描述是正确的()
  • 现况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比队列研究更易发生选择偏倚


  • [多选题]一级预防的效应包括()
  • 避免或减少对病因的暴露

    降低发病率


  • [单选题]能明确和定量地表达病因、宿主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揭示疾病流行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 流行病学数学模型


  • [单选题]在一项有500名病例和500名对照的研究中,分别在400名病例和100名对照中发现可疑病因因素。具有该因素的人发生该病的绝对危险度是()

  • [单选题]队列研究的最大优点是()
  • A.较直接验证病因与疾病的因果关系B.发生偏倚的机会少C.对较多的人进行较长时间的随访D.控制混淆因子的作用易实现E.研究的结果常能代表全人群


  • [单选题]可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原因是()
  • 解析:人群易感性是指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

  • 推荐下载科目: 儿童营养与喂养题库 医学心理学题库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题库 儿童保健学题库 卫生统计学题库 遗传性疾病题库 儿童保健综合练习题库 儿童保健强化练习题库 流行病学题库 儿童常见疾病防治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