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网络等现代媒体正逐步取代传统媒体

题目:“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感情的交流、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或发送短信来实现,年轻一代对“拇指文化”更是情有独钟。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解析: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C项观点错误,应入选。传媒由原来的“烽火”“家书”到现在的“网络或发送短信”来实现,可以看出文化传播具有历史性;而文化的传播也需要一定的媒介,现代媒体的出现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因此A、B、D三项观点正确,应排除。注意此题是逆向选择题。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钱帛进珠笼内收,若非出道少贪求。亲朋道义因财失,父子情怀为利休。急缩手,且抽头,免使身心昼心愁;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材料旨在告诫人们()
  • 要正确看待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 解析:货币是财富的象征,但不是唯一象征。故C项错误。据题中“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等语言可知要正确看待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本题选A项。B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分析:考点1:货币货币(一)商品、货币、纸币的区别与联系联系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二)商品价值、商品价格、货币价值三者的关系在供求关系不变时,商品的价格除受商品价值决定外,还受货币价值影响。当商品价值升高,而货币价值不变时,商品价格升高;当商品价值不变,而货币价值下降时,商品价格就会提高;当商品的价值下降时,而货币价值不变时,商品价格会下跌;当商品价值不变,而货币价值提高时,商品价格也会下跌。(三)价格与交换价值区别与共同点共同点:二者都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都是以价值为基础,由价值决定的。区别:A交换价值(是指两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或关系)存在于货币产生前(即物物交换时期),而价格存在于货币产生后。B价格是价值的符号,而交换价值则不是。(四)直接的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区别(1)公式不同:直接的物物交换是早期的商品交换,是物与物直接交换,其公式是商品—商品,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2)直接的物物交换一般在货币产生前,而商品流通则是在货币产生后;(3)直接的物物交换的买、卖是同时进行的,双方只要满意就可成交,而商品流通的买、卖在时间、空间上是分离的。

  • [单选题]近年来厦门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把翔安大嶝岛田墘社区的红砖建筑与南安蔡氏古民居“捆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重要标志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趋同
  • ②③

  • 解析: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所以我们要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选D。①错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维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④错误,文化具有多样性,人类文明不会趋同。

  • [单选题]2013年12月,中国珠算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珠算的成功申遗有利于①开发其经济价值()。②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③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丰富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 ②③

  • 解析:②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珠算是我国的文化遗产,珠算的成功申遗,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利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故入选。①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珠算的成功申遗并不是为了开发其经济价值,也并没有丰富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故排除。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申遗不是为了经济,也没有丰富传统文化。

  • [单选题]2010年2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并回答记者提问。此次征求意见,更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将在第一轮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凝聚共识,为绘制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美好蓝图奠定坚实基础。上述材料说明了()。
  • 党和国家充分尊重民意

  • 解析:根据题干意思,材料说明了党和国家充分尊重民意,故B正确;ACD都没有准确表达题干意思。

  • [单选题]如果说我们过去的发展靠的是“人口红利”、“开放红利”、“资源红利”,那么,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更需要通过改革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这就是所谓“改革红利”。为此,必须()。①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社会经济的系统优化②树立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推动制度创新③以更大政治勇气和智慧,锐意进取,否定原有体制④突破客观条件,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
  • ①②

  • 解析:题中材料“当今中国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复杂的矛盾问题,更需要通过改革消除制约发展的体制障碍,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释放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体现了①②两项;③项中“否定原有体制”的说法有误,不能入选;④项中“突破客观条件”的说法有误,亦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B项。

  • [单选题]罗斯福新政的显著特点是()。
  • 通过法律形式,将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及援助贫困公民的责任固定下来


  • [单选题]假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待售商品数量增加10%,价格水平下跌4%,货币平均流通次数由5次减为4次。假定其他条件不变,若该国要保持币值稳定,流通中的货币量应()
  • 增加32%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高考生物题库 高考政治题库 高考历史题库 普通高考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