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永恒性

题目: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这表明教育具有( )。

解析: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等。永恒性指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历史性指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能动作用。题干表明了教育具有永恒性。考点点拨: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的社会属性是常考知识点,通常的考查形式为给出一段描述性的话,判断该段话体现了哪种社会属性。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永恒性主要是指教育与人类共始终;历史性主要是指每个时期的教育都具有自己的特点;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规律,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能动作用;生产性主要是指教育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民族性主要是指教育是在具体的民族或国家中进行时,有其民族性的特征。考生要注意区分这几个属性的区别。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是( )。
  • 李明是一个内向的学生,不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刘老师为保护其自尊心,很少提问李明

  • 解析: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实现教育公正,"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面对内向学生,如果不闻不问,将会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所以认识到学生不足之后,老师应想办法解决,而不是不再提问,故选择C项。

  • [单选题]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判断从他律进入自律阶段的年龄是( )。
  • 10岁左右

  • 解析:皮亚杰认为在10岁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10岁以后,儿童的判断主要是依据自己认可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 [单选题]"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属于( )。
  • 形象记忆

  • 解析:形象记忆是对感知过的事物具体形象的记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就是对感知过的声音形象的记忆。

  • [单选题]于老师总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设计课堂提问和练习。这表明于老师( )。
  • 关注学生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 解析: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间存在个体差异。于老师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练习,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故选择B。

  • [单选题]第一幅具有立体主义倾向的毕加索的作品是( )。
  • 《亚维农少女》

  • 解析:1906年毕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影响,而转向一种新画风的探索。于是,他画出了一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一一《亚威农少女》,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故选择B。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思想品德 教师资格证-初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英语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