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C.100
题目: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本月购进原材料100公斤,货款为8000元,增值税为1360元;发生的保险费为350元,中途仓储费为1000元,采购人员的差旅费为500元,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为150元;验收入库时发现数量短缺5%,经查属于运输途中合理损耗。甲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元。
解析:企业在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应直接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但是采购人员的差旅费不计入采购成本,应计入当期损益。购人原材料的实际总成本=8000+350+1000+150=9500(元);实际入库数量=100×(1-5%)=95(公斤),所以甲企业该批原材料实际单位成本=9500/95=100(元/公斤)。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某商品流通企业系小规模纳税人,采购甲商品50件,单价为1万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不含税价款5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8.5万元,另支付采购费用2.5万元。该批商品的总成本为()万元。
61
解析:该批商品的总成本=50×1+8.5+2.5=61(万元)。
[单选题]2013年9月3日,北京公司与上海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14年7月20日,北京公司应按每台104万元的价格向上海公司提供A产品12台。2013年12月31日,北京公司A产品的账面价值(成本)为1120万元,数量为10台,单位成本为112万元。2013年12月31日,A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为100万元/台。销售10台A产品预计发生销售费用及税金为20万元。2013年12月31日,北京公司应该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万元。
100
解析:根据北京公司与上海公司签订的销售合同规定,该批A产品的销售价格已由销售合同约定,并且其库存数量小于销售合同约定的数量,因此,计算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应以销售合同约定的价格104万元作为计量基础,其可变现净值=104×10-20=1020(万元),低于其成本1120万元,2013年12月31日,北京公司应该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1120-1020=100(万元)。
[多选题]下列各项物资中,应当作为企业存货核算的有()。
委托代销商品
房地产开发企业购入用于建造商品房的土地
企业经过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的代制品和代修品
解析:工程物资并不是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销售或耗用而储备,它是为了建造或维护固定资产而储备的,其用途不同,不能作为“存货”核算,而应单独列示,选项B不正确。
[多选题]下列税金中,应计入存货成本的有()。
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税额
一般纳税人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收回后直接出售支付的消费税
解析:一般纳税人委托加工消费品收回后用于连续加工,消费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的借方,不计入存货成本,选项A不正确;一般纳税人购进原材料支付的增值税记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的借方,不计入存货成本,选项B不正确。
[多选题]下列关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通常应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
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存货,但不包括用于出售的材料,其可变现净值应以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即市场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解析: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的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以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选项B不正确;直接用于出售的材料,应以市场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这里的市场价格是指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选项D不正确。
[多选题]下列有关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无销售合同的库存商品以该库存商品的市场价格为基础
B、有销售合同的库存商品以该库存商品的合同价格为基础
C、用于出售的无销售合同的材料以该材料的市场价格为基础
解析:本题考核点是可变现净值的确定。选项D,用于生产有销售合同产品的材料,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应以该材料生产产品的合同价格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