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骨髓培养加药敏试验
题目:男性,68岁,因尿潴留给予导尿1次,随后出现畏寒、发热3天,伴头痛,全身酸痛及尿频尿痛来诊。化验:WBC23.1×109/L,中性粒细胞0.86(86%),尿液检查WBC1~3/HP,蛋白(+),给予呋喃坦啶、庆大霉素5天,症状未见好转,以下哪项处理最合适()。
解析:病人于导尿后出现畏寒、发热、全身酸痛等毒性症状及膀胱刺激症状,首先考虑为肾盂肾炎可能。但经呋喃妥因(呋喃坦啶)及庆大霉素治疗5天,症状未改善,因此很可能是导尿损伤尿道或膀胱黏膜,细菌入血引起败血症。鉴于已用过抗生素治疗,血培养阳性率降低,骨髓具有丰富单核-巨噬细胞,摄菌力强,因此在已用过抗生素病人骨髓培养阳性率较血培养为高。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可能引起宫颈癌的病原体是()。
单纯疱疹病毒
解析:某些病毒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如:人类疱疹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人类巨细胞病毒。
[多选题]霍乱的治疗原则是()。
严重呕吐者可予以禁食
补液和电解质
应用抗生素
治疗并发症
解析:选项A是隔离原则,不是治疗原则。
[多选题]患者,男性,15岁,因发热、纳差、恶心2周,尿黄1周来诊。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发热达38℃,无发冷和寒战,不咳嗽,但感全身不适、乏力、纳差、恶心及右上腹部不适,偶尔呕吐,曾按上感和胃病治疗无好转。1周前尿黄如茶色,无皮肤瘙痒,睡眠稍差,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肝炎和胆石症史,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无疫区接触史。查体:T37.5℃,P80次/分,R20次/分,Bp120/75mmHg,皮肤轻度黄染,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末触及,巩膜黄染,咽(-),心肺(-),腹平软,肝肋下2cm,质软,轻压痛和叩击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脾侧位刚及,腹水征(-),双下肢无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