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CE
胃黏膜保护药 促胃动力药 广谱抗线虫药
题目:下列药品类别中,适宜在餐前服用的有()。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部分药品服用的适宜时间”。选项B的“胃黏膜保护药”适宜在餐前服用,可充分地附着于胃壁,形成一层保护屏障。选项C的“促胃动力药”适宜在餐前服用,以利于促进胃蠕动和食物向下排空,帮助消化。选项E的“广谱抗线虫药”适宜在餐前服用,在餐前1小时服用可增强疗效。所以,选项B、C、E符合题意。选项A的“助消化药”适宜在餐中服用,其可以发挥酶的助消化作用,并避免被胃液中的酸破坏。选项D的“非甾体抗炎药”适宜在餐中服用,其与食物同服可使镇痛作用持久,与食物同服可减少胃黏膜出血的几率。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CE。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能接收EGC的船站主要由()种类型.
B、3
[单选题]下列药学服务的对象中,属于服务的重要人群是()。
[单选题]下面对于药学服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正常成人嗜碱性粒细胞的正常参考区间为()。
0.00~0.01
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是一个“大家族”,白细胞分类计数(DC)是指对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分别计数并计算其百分比。正常血液中白细胞以细胞质内有无颗粒而分为有粒和无粒两大类,前者粒细胞根据颗粒的被瑞氏染料染色特点分为中性、嗜酸性、嗜碱性三种;后者包括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每类细胞的形态、功能、性质各异。正常参考区间: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0.50~0.70(50%~70%);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1~0.06(1%~6%);嗜酸性粒细胞0.01~0.05(1%~5%),儿童0.005~0.05(0.5%~5%);嗜碱性粒细胞0~0.01(0%~1%);淋巴细胞0.20~0.40(20%~40%);单核细胞0.03~0.08(3%~8%)。
[单选题]淋巴网细胞瘤可见()。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白细胞分类计数增多的临床意义”。①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肝炎、结核及许多传染病的恢复期可见淋巴细胞增多。②在急性大出血后1~2小时内,周围血中血红蛋白的含量及红细胞数尚未下降,而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却明显增多,特别是内出血时,白细胞可高达20×109/L。③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等。④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可达10%以上;或淋巴网细胞瘤、红细胞增多症、罕见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或转移癌。
[单选题]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癫痫发作时,可用()。
苯妥英钠
解析:本组题考查要点是“临床常见中毒物质与解救”。三环类抗抑郁药中毒对症治疗发生心律失常时,可静滴普鲁卡因酰胺0.5~1.0mg或利多卡因50~100mg。如出现心力衰竭,可静注毒毛花苷K0.25mg或毛花苷丙0.4mg。同时严格控制补液量和速度。发生低血压时,可扩充血容量,必要时可使用去甲肾上腺素,但是应尽量避免使用拟交感神经药物。癫痫发作时可使用苯妥英钠治疗,避免使用安定类及巴比妥类药物,因为有中枢神经和呼吸抑制作用。
[多选题]用于有机磷中毒的解救药有()。
碘解磷定
氯解磷定
双复磷
双解磷
解析:本题考查要点是“用于有机磷中毒的解救药”。碘解磷定、氯解磷定、双复磷和双解磷均可用于有机磷中毒的解救。选项D的“乙酰胺”具有干扰氟乙酸的作用,用作有机氟中毒的特殊解毒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E。
[多选题]RIA法检测脑脊液β2微球蛋白,在临床上有助于()
预后监测
病情监测
早期诊断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