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关注情境
题目:李老师经常思考"如何教好这节课"等这样一些问题。这说明李老师教师处于发展的( )阶段。
解析:关注情景阶段,教师会把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上来。题目中的李老师经常思考"如何教好这节课"等这样一些问题。说明其在思考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属于"关注情景"的阶段。故选择B。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某县教育局长马某挪用教育经费,建造教育局办公大楼,对于马某,应当依法( )。
给予行政处分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二条规定:违反教育经费规定,不按照预算核拨教育经费的和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克扣教育经费的,视情节予以行政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故选择A。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作品与评价对应不正确的是( )。
《太公兵法》--不朽的战争艺术
解析:不朽的战争艺术是《孙子兵法》。故选C。《太公兵法》相传是姜太公姜子牙所做,是中国古代兵法。A选项,《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B.选项,《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北宋),取名自"以史为鉴"。D.选项,《骆驼祥子》作者老舍。老舍的其它作品: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第一部《惶惑》;第二部《偷生》;第三部《饥荒》。);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单选题]改变客观事物形象中的某一部分,突出其特点,从而产生新形象。这种想象的认知加工方式是( )。
夸张
解析:夸张是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征,使事物的某一部分或一种特性增大、缩小、数量增多、色彩加浓等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单选题]在情绪ABC理论中,B代表( )。
信念
解析:在情绪ABC理论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即个体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事件。B是指个体对A的信念、观点,即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C是指事件造成的情绪结果,即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故选择A。
[单选题]在校外活动中教师处于( )。
启发指导地位
解析: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范围之外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或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实现教育方针要求的一种教育活动,是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和自己的努力以及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教育者的直接或间接指导下,来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故选择B。A项,领导地位是指从教师方面看,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学生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对象,是被教育者、被组织者和被领导者。C项,顾问地位是指学生入学后,会自然地亲近、信赖、尊敬甚至崇拜教师,把教师作为获取知识的智囊、解决问题的顾问、行为举止的楷模。D项,主导地位是指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在全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从根本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取决于教师的文化知识、思想品德、教育技巧等职业素质。
[单选题]在1502-1505年的四年中威尼斯人在亚历山大港每年平均只进口价值100万英镑的香料,而在15世纪的最后几年,他们平均每年进口的香料价值达到350万英镑。相反,葡萄牙所进口的香料价值则从1501年的22.4万英镑上升到1503-1506年四年中的平均每年230万英镑。这一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商业革命
解析:15世纪末,葡萄牙已经开辟出通向亚洲的新航路。材料即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商业中心从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位于地中海地区的意大利商人利润下降,而处于大西洋沿岸的葡萄牙商业利润大大上升,故A项符合题意。
[单选题]世界银行贷款的对象最初是( )。
西欧国家
解析:世界银行成立后贷款的对象最初确定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破坏的国家,曾是二战主要战场、遭到战火严重摧残的西欧各国首先得到世界银行的贷款。世界银行在帮助西欧各国恢复之余,辅助亚非拉国家振兴经济.所以A项和D项不是世界银行贷款的最初对象:德国并不是二战时期美国的盟国,仍得到世界银行的贷款,所以B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