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女,15岁,凸面型,鼻唇角小,面下1/3长,磨牙中性关系,尖牙远中关系,前牙Ⅲ度深覆,覆盖6mm,上颌前牙段拥挤4mm,下颌前牙段拥挤6mm,ANB5.5度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错畸形的最佳矫治年龄为()。
视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单选题]正畸患者早期龋的好发部位是()。
上颌前牙区
解析:在进行固定矫治的患者中,由于口腔卫生不好,常常在牙齿的唇面上出现白色的白垩色斑,这是釉质脱钙的表现,其好发部位常常是上颌前牙区,尤其是侧切牙的发病率最高。因为上颌前牙区远离大唾液腺的开口处,菌斑中酸性物质不容易被唾液成分缓冲。
[单选题]正畸治疗过程中出现牙周组织损害的病因为()。
以上都是
解析:正畸治疗过程中出现牙周组织损害的病因有可能是:菌斑滞留;带环时牙龈的机械刺激或放置带环后龈下菌斑中的细菌种类改变;粘结剂过多导致刺激;牙齿移动中的咬合创伤;不适当的牙齿移动可以导致牙槽骨穿孔、开裂、牙龈退缩;同时如果矫治方法不适当也会出现牙周损害如再中切牙上直接套橡皮圈关闭间隙等。
[单选题]有关硬腭的形成,下面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侧腭突同时参与了第一硬腭和第二硬腭的形成
[单选题]偏侧咀嚼习惯一般不形成()。
咀嚼侧趋于近中关系,废用侧趋于远中关系
解析:偏侧咀嚼时下颌向咀嚼侧偏移,容易形成咀嚼侧趋于远中、废用侧趋于近中关系,还会引起颜面不对称、单侧后牙反等,所以该题正确答案选B。
[多选题]关于分裂簧,叙述正确的是()。
上颌者一般用0.9~1.0mm的钢丝弯制
分裂簧各部分应离开黏膜1~2mm
分裂簧应暴露于基托外离开基托3~4mm以便调节加力
[单选题]患者女,13岁,前牙后侧牙间乳头呈球状突起,松软光亮,局部刺激物不明显,探诊未及附着丧失
[单选题]患者,男性,4岁,乳牙。人工喂养,乳磨牙近中关系,乳前牙反,反覆中度,下颌前突,位置前移,下前牙无散在间隙,否认家族遗传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