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脏与脏之间主要表现为气血关系的是
  • 正确答案 :A
  • 心与肺

  • 解析: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而肺主气,心主行血而肺主呼吸。故心与肺之间主要表现为气血关系;肝气以升发为宜,肺气以肃降为顺,肺与肝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

  • [单选题]《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天寿过度”的原因是
  • 正确答案 :A
  • 肾气有余

  • 解析:肾气有余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真武汤证的或然症( )
  • 正确答案 :D
  • 小便不利

  • 解析:真武汤证 【原文】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释义】本条论少阴阳虚水泛的证治。316条为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邪气渐深,肾阳日亏,阳虚寒盛,水气不化,泛溢为患。水气浸渍肌肉,则四肢沉重疼痛;浸渍胃肠则腹痛下利;水气内停,阳虚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水饮随气机升降,变动不居,上逆犯肺,肺气不利则咳,水气犯胃,胃气上逆则呕。肾主二便,肾阳亏虚,失于固摄则下利加重,不能制水则小便清长。本证属肾阳虚衰,水气泛滥,故用真武汤温阳化气行水。

  • [单选题]柔痉的治疗选方为
  • 正确答案 :E
  • 栝蒌桂枝汤


  • [单选题]痰饮病的形成与何脏关系最为密切
  • 正确答案 :C
  • 解析:苓桂术甘汤证 原文: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苓桂术甘汤方: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 白术三两 甘草二两 病因病机:心下即胃之所在,胃中有停饮,故胸胁支撑胀满,饮阻于中,清阳不升,故头目眩晕。 证候:胸胁支满、目弦,或伴有小便不利。 辨证:脾阳不足,痰饮内停。 治则:温阳蠲饮,健脾利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

  • [单选题]《金匮要略》妊娠呕吐谓之
  • 正确答案 :A
  • 恶阻


  • [单选题]《金匮要略》妊娠五六月坠胎者,谓之
  • 正确答案 :C
  • 半产


  • [单选题]阴寒痼结的"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治用
  • 正确答案 :D
  • 乌头赤石脂丸

  • 解析:"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是心窝部疼痛牵引到背,背部疼痛又牵引到心窝,形成心背互相牵引的疼痛症状,此为阴寒痼结的心痛。乌头赤石脂丸温阳散寒,峻逐阴邪,方中乌、附、椒、姜一派大辛大热之品,协同配伍,逐寒止痛之力极强,并用赤石脂温涩调中,收敛阳气。如此,则阴邪可散,攻冲可平,心痛可止。

  • [单选题]鸡内金入药最宜
  • 正确答案 :B
  • 研末冲服

  • 解析:鸡内金   性能:甘,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功效:消食健胃,涩精止遗。   应用:   饮食积滞,小儿疳积。   肾虚遗精、遗尿。可固精缩尿止遗。2012   石淋证,胆结石。有化坚消石之功。   用法:煎服。研末服。研末服效果比煎剂好。   

  • [单选题]不属于防风通圣散组成药物的是
  • 正确答案 :E
  • 人参、茯苓、甘草


  • [单选题]临床上鉴别肾性小球血尿及非肾小球性血尿最简单的方法是
  • 正确答案 :B
  • 新鲜尿离心沉渣相差显微镜检查


  • [单选题]手少阳三焦经的主治特点是
  • 正确答案 :A
  • 侧头、胁肋病


  • [单选题]治疗高热的主穴,除十二井穴外,还包括
  • 正确答案 :A
  • 大椎、曲池、合谷

  • 解析:高热 【辨证】 主症 体温升高,超过39℃。 兼见高热恶寒,咽干,头痛,咳嗽,舌红,苔黄,脉浮数,为风热表证;咳嗽,痰黄而稠,咽干,口渴,脉数,为肺热证;高热汗出,烦渴引饮,舌红,脉洪数,为热在气分;高热夜甚,斑疹隐隐,吐血、便血或衄血,舌绛心烦,甚则出现神昏谵语,抽搐,为热入营血。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清泻热邪。以督脉、手太阴、手阳明经穴及井穴为主。 主穴 大椎 曲池 合谷 十二井 十宣配穴 风热加鱼际、外关;肺热加尺泽;气分热盛加内庭;热入营血加内关、血海;抽搐加太冲;神昏加水沟、内关。 操作 毫针泻法。大椎刺络拔罐放血,十宣、井穴点刺出血。 2.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耳尖、耳背静脉、肾上腺、神门。耳尖、耳背静脉用三棱针点刺出血,余穴用毫针刺,强刺激。 (2)刮痧法 选脊柱两侧和背俞穴,用特制刮痧板或瓷汤匙蘸食油或清水,刮脊柱两侧和背俞穴,刮至皮肤红紫色为度。

  • [单选题]下列腧穴中,不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行线上的腧穴是( )
  • 正确答案 :C
  • 大椎


  • [单选题]论述"烧山火"、"透天凉"的著作是( )
  • 正确答案 :D
  • 《针灸大全》


  • [单选题]鹿茸具有的功效是
  • 正确答案 :B
  • 补肾阳,益精血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中医儿科学(中级)[代码:333] 中医耳鼻喉科学(中级)[代码:337] 急诊医学(中级)[代码:392] 内科学(中级)[代码:303] 烧伤外科学(中级)[代码:323] 妇产科学(中级)[代码:330] 眼科学(中级)[代码:334] 耳鼻咽喉科学(中级)[代码:336] 放射医学(中级)[代码:344] 健康教育(中级)[代码:365]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