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铁剂治疗
题目:患者,男,56岁。食欲减退伴上腹部疼痛半年,体重减轻8kg。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3.1×1012/L,网织红细胞2%。骨髓象示幼红细胞增生活跃,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幼红细胞体积小、胞浆少、边缘不整,粒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正常。首先的处理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女,16岁,近3天双下肢伸侧出现紫癜,分批出现,两侧对称、颜色鲜红,伴腹痛及关节痛,血常规Plt100×109/L,WBC10×109/L,Hb110g/L,凝血时间正常,应首先考虑()
过敏性紫癜
解析:过敏性紫癜的特点:紫癜以双下肢及臀部多见,对称分布,大小不等,分批出现,常可高出皮肤表面,可伴有荨麻疹,可有轻微痒感。可伴有关节痛、腹痛、腰痛、血尿、黑便等。患者临床症状与上述表现符合,实验室检查血小板、凝血时间正常,考虑为过敏性紫癜。
[单选题]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象检查可出现()
红系增生活跃
解析:缺铁性贫血骨髓象可见:红系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核分裂细胞多见;粒系、巨核细胞系无显著变化。
[单选题]患者,女,15岁,头晕、乏力1个月,血红蛋白72g/L,白细胞、血小板正常,铁蛋白4μg/L,诊断为缺铁性贫血。下列哪项不是缺铁性贫血的常见病因()
偶有鼻出血
[单选题]缺血性贫血的改变顺序是()
骨髓贮存铁减少—低血清铁—贫血
解析:缺铁性贫血患者是先出现贮存铁减少,继之血清铁减少,血红蛋白才开始降低而产生贫血。
[单选题]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血小板减少的机制是()
消耗性凝血障碍
[单选题]用于补充血容量的是()
[单选题]患者,女,38岁。1年来面色苍白伴倦怠、耳鸣就诊。化验RBC2.5×1012/L,Hb55g/L,MCV75fl,MCH22pg,MCHC29%,红细胞中央淡染区扩大,网织红细胞0.02,拟诊缺铁性贫血。在进行骨髓涂片检查时,下列哪项不应该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