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②③④①
题目: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出现了众多方针和口号。下列方针和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③“百家争鸣、百花齐放”④“以阶级斗争为纲”
解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1988年提出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1956年提出的文艺方针;“以阶级斗争为纲”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路线。正确排序的选项应为A项。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因素不包括()。
清政府的支持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本主义经济产生的因素,其中外商企业的刺激,洋务运动的诱导,自然经济的瓦解都是促进因素。清政府的支持是促进中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条件,所以选择 A项。
[单选题]“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与中外民族矛盾汇流”基于()。
反动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解析:《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反动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成为帝国主义在华的代言人,二者在利益上是一致的,导致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和中外民族矛盾汇流。
[单选题]“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下列对“大跃进”的准确认识有()。①“大跃进”只在农业领域展开②“高产卫星”折射“大跃进”浮夸盛行③1958年“大跃进”快速推进④1960年基层对“大跃进”有所反思
②③④
解析:“大跃进”并非仅限于农业领域,还涉及工业及其他领域,故①与史实不符。②、③、④的内容表述正确。因此选B项。
[单选题]2011年9月,马英九表示,两岸关系交流越来越密切,继续发展下去,就越来越不可能逆转这种和平繁荣的情势,一旦逆转,双方都会有难以承受的损失;“九二共识”是两岸的共识,两岸问题必须以和平方式解决。我国中央政府对台政策与其一致的地方有()。①“一个中国”原则②“一国两制”方针③放弃武力统一④和平统一
①④
解析:我国政府对台从没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排除含③的选项,故答案为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