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对乳剂型基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关于长期稳定性试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相对湿度为75%±5%

  • 解析:长期试验(long-termtesting)是在25℃、相对湿度为60%下放置12个月,每3个月取样一次检测,6个月资料用于申报临床试验,12个月资料用于申报生产。

  • [单选题]制备注射剂过程中所使用的玻璃容器的质量要求不包括()
  • 具有较高熔点

  • 解析:玻璃容器的质量要求:应无色透明,以便检查澄明度、杂质以及变质情况;应具有低的膨胀系数及优良的耐热性,以便在洗涤和灭菌等生产过程中不受热冲击而冷爆破裂;要有足够的物理强度以耐受当热压灭菌时所产生较高的压力差,并避免在生产、装运和保存过程中所造成的破损;应具有高度的化学稳定性,不改变溶液的pH,不易被注射液所侵蚀;安瓿应熔点较低,易于熔封;不得有气泡、麻点及沙粒。

  • [单选题]适于制成缓控释制剂的药物半衰期一般为()
  • 2~8小时

  • 解析:半衰期短于1小时的药物制成缓控释制剂较为困难;半衰期很长的药物(t>24小时),本身药效已较持久,一般也不采用缓控释制剂。

  • [单选题]流通蒸汽灭菌法的时间一般为()
  • 30~60分钟

  • 解析:流通蒸汽灭菌法是指在常压条件下,采用100℃流通蒸汽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灭菌时间通常为30~60分钟。该法适用于消毒以及不耐高热制剂的灭菌,但不能保证杀灭所有芽孢,是非可靠的灭菌方法。

  • [单选题]口服剂型在胃肠道中吸收快慢的顺序一般认为是()
  • 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 解析:口服药物剂型在胃肠道中通过胃肠道黏膜吸收,进入体循环。药物要在胃肠道吸收,必须首先从制剂中释放出来。其释放的快慢就决定了药物吸收的快慢。一般口服溶液剂不存在药物释放问题,其他剂型如乳剂、混悬剂是液体制剂,虽然存在释放问题,但由于分散度大,仍会很快释放药物。在固体剂型中,胶囊剂较常用,它的外壳为明胶外壳,崩解后相当于散剂分散程度。片剂和包衣片比较,片剂溶出相对较快,而包衣片则需在衣层溶解后才能释放药物。一般而言,释放药物快,吸收也快。所以口服剂型在胃肠道吸收顺序为溶液剂>混悬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

  • [单选题]复方碘口服溶液处方中,加入碘化钾的目的是()
  • 助溶剂


  • [单选题]吗啡的镇痛作用机制是由于()
  • 激动中枢阿片受体


  • 推荐下载科目: 药剂学题库 医学文献检索题库 北京住院医师全科医学Ⅰ阶段题库 北京住院医师麻醉科Ⅰ阶段题库 临床药学题库 北京住院医师耳鼻咽喉科Ⅰ阶段题库 北京住院医师皮肤科Ⅰ阶段题库 北京住院医师内科Ⅰ阶段题库 北京住院医师公共卫生学Ⅰ阶段题库 北京住院医师外科Ⅰ阶段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