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慢性不完全性输入段梗阻
题目:男,38岁,胃大部切除、毕Ⅱ式吻合术后20天,进食后30分钟上腹突然胀痛,喷射性呕吐大量不含食物的胆汁,吐后腹痛消失,最可能的原因是()
解析:输入袢梗阻可分为急性完全性输入袢梗阻和慢性不完全性输入袢梗阻。急性完全性输入袢梗阻表现为:胆汁与消化液不进入胃,完全堆积在输入袢,引起右上腹疼痛,引起呕吐,因胃内容物少,呕吐量不大,无右上腹剧烈疼痛。慢性不完全性输入袢梗阻是由于餐后不久出现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不含胆汁,其原因是输入段排空不畅,胆汁、胰液、十二指肠液滞留在输入袢内。进食后这些分泌物明显增加,使肠腔压力增高,刺激肠壁强力收缩,克服阻力,大量胆汁进入胃腔,又因胃容积小而又来不及排除所致。慢性不完全性输入段梗阻呕吐后症状立即消失或明显减轻。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宜采用()
胆囊切除术
[单选题]男,48岁。11年前有乙型肝炎病史,4年前发现肝硬化,脾肿大,今突然呕血,黑便,伴头晕、出冷汗而来我院急诊。血压75/60mmHg,脉搏110次/分。经复苏后循环稳定,未再出血,此时应()
急诊胃镜检查
[单选题]胆总管下段位于胰头的()
实质内
解析:胆总管下段位于胰头的实质内,胰头的占位性病变常压迫胆总管下段引起梗阻性黄疸。
[单选题]甲胎蛋白(AFP)升高的临床意义是()
手术后AFP又升高提示肝癌复发
解析:甲胎蛋白(AFP)正常情况下,这种蛋白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儿出生约两周后甲胎蛋白从血液中消失,因此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尚不到20μg/L。但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却又恢复了产生这种蛋白质的功能,而且随着病情恶化它在血清中的含量会急剧增加,甲胎蛋白就成了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个特异性临床指标。在成人,AFP可以在大约80%的肝癌患者血清中升高,在生殖细胞肿瘤出现AFP阳性率为50%,在其他肠胃管肿瘤如胰腺癌或肺癌及肝硬化等患者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
[单选题]中度甲亢的标准是指基础代谢率在()
+30%~+60%
[单选题]甲状腺大部除术后,立即发生声音嘶哑说明()
喉返神经损伤
[单选题]上消化道出血的范围是()
Treitz韧带以上出血
[单选题]成人择期手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是()
禁食12小时、禁饮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