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男性,30岁,渔民。3周来高热,疲乏不适,腹胀,食欲减退,应用抗生素后发热逐渐消退,症状好转。今天下午突感腹部剧痛,面色苍白,随后高热、呕吐来诊。体检:T39℃,全腹肌紧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阳性。血白细胞12.5×109/L,中性粒细胞84%,淋巴细胞16%。诊断为腹膜炎收外科急诊手术。可能性最大的诊断是()
正确答案 :C
伤寒并发肠穿孔
解析:患者腹膜炎诊断明确,分析其原因:患者3周来高热,疲乏不适,腹胀,食欲减退。恢复期时(第3周)突然出现腹部剧痛,腹膜炎表现,而伤寒肠穿孔多发生在病程第2~3周,且该患者应用抗生素有效,所以考虑伤寒并发肠穿孔可能性大。阿米巴痢疾并发肠穿孔经过缓慢,常无剧烈的腹痛,而表现为进行性腹胀,且腹膜刺激征比较局限。另外,阿米巴痢疾患者多无发热,而间断腹泻,与该患者不符。急性阑尾炎起病急,病程短,一般不会到3周,且多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与该患者的临床表现不符,所以不考虑急性阑尾炎穿孔。肝炎患者很少并发原发性腹膜炎。急性血吸虫感染程度比较重,可以表现为高热,且可发热2~3周,危重患者也可有腹胀、腹水、腹膜刺激征。但急性血吸虫多伴有腹泻,一般每日3~5次,个别可达10余次。腹痛一般不会很突然,很剧烈。所以急性血吸虫并发腹膜炎也不考虑。
[单选题]某患者在医院就诊时,被发现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则医师应采取的最合适的治疗方法是()
正确答案 :C
短程督导化疗
解析:本题较简单,考查结核病短程督导化疗的内容和应用。短程督导化疗可以促使患者不间断的服用抗结核药物,保证治疗的有效性。
[单选题]1999年夏季某校发现急性肠道疾病流行,暴露总人口有4889人,经调查诊断发病共680例,试问在资料分析时疾病的频率指标应选用()
正确答案 :B
发病率
解析:此题是理解判断题,考查考生对常用指标的理解。由于是对一个局部单位一段相对短的时间内疾病流行强度的描述,故应选B。
[单选题]以下不属于meta分析特点的是()
正确答案 :B
定性综合
解析:此题是理解题,主要考查考生对meta分析与传统文献综述区别的理解。
[单选题]某医院收入一名哮喘患者,在该患者入院后的第2天发现其同时患有腮腺炎,如果该患者在此次住院期间导致病房其他患者感染腮腺炎,则这种感染应属于()
正确答案 :A
带入感染
解析:本题主要考核考生是否能够掌握关于医院感染分类以及常见传染病的潜伏期。由于腮腺炎的平均潜伏期为18天,故可以判断这位因哮喘而住院的患者是在此次住院前,在院外感染的腮腺炎,住院后发病,故本题正确答案应选A。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