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①③④
题目:19世纪后期,烟台、青岛等开埠通商,引发了山东省经济结构的调整。下表是今济南地区的章丘、济阳在20世纪初花生种植面积占耕地百分比变化表(图表摘自章有义的《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下列对下表的解读正确的有()。①农产品已商品化②自然经济完全解体③两地经济同世界市场联系加强④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上升
解析:随着19世纪后期山东省随着本省沿海地区的通商,离海较远地区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同世界市场的联系得到加强,此时的农业生产以商品出售为目的,经济作物在种植比例中显著上升。结合图表内容可知,①、③、④是正确的。这一时期,自然经济仍占有一定的比例,并未完全解体,所以②错误。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章,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刊发该文的杂志是()。
《青年杂志》
解析:依据学过的相关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文章应该是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的《敬告青年》。故答案为C项。A项不对,《新青年》于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为《青年杂志》。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B项不对,《少年中国》是五四运动时期政治学术团体少年中国学会的机关刊物。1919年7月15日创刊于北京。D项错误,《每周评论》1918年12月22日创刊于北京,陈独秀主编。
[单选题]下表反映了当时中国()。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解析:1956年底,由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具体表现为表中的数据。故选择B项。
[单选题]1959年-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大多亲历者习惯把它称为不堪回首的“三年困难时期”,造成这一困难最主要的原因是()。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反右倾的后果
解析:1959年-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的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人为的主观原因是最主要的原因,即“左”倾思想指导下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反右倾运动。
[单选题]“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B项内容是在1953年开始的,不是1978年正式开始的,所以排除B项。C项和D项内容出现在1958年。题干中所说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以小岗村为表率,实行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才能获得丰收。所以答案选择A项。
[单选题]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其主要标志有()。①邓小平“南方谈话”②中共十三大召开③中共十四大召开④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①③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①、③两项发生在1992年,中共十三大于1987年召开.1984年中央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所以②、④两项不符合题中时间特征,答案选B项。
[单选题]以下各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
逼迫中国开埠通商
解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就是打开中国国门,开埠通商以赚取巨额利润。故本题选C。
[单选题]古代曾有人认为:“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名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据此可知,该人的观点是()。
打击商贾以加强农业生产
解析:材料中所引用古人的观点,主要讲的是国君应重视农业的发展,通过规定不同行业在社会等级中的地位来抑制商业的发展,所以答案选D项。
[单选题]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①市坊融为一体②活字印刷首创③儒家信仰重建④世俗文学兴盛
①①③④
解析:本题关键词是“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在宋代.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城市经济的繁荣促进以市民文学为代表的文化发展;活字印刷术在宋代由毕舁发明并得以推广使用:宋明理学在宋代产生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世俗文学是指从唐代传奇到宋元话本、宋词等。因此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D项。
[单选题]下图是出土的唐代初期文物“敦煌张文信租田契”的抄件片段。据此可知当时()。
一些经济活动蕴含着契约意识
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若……租价不了……罚”“若……不得田佃者……罚”即可选出 B项。题目中只涉及敦煌地区的土地租佃,故排除A项;均田制彻底废弃于唐代中后期,故与题目中的时间“唐代初期”不符,排除C项;自“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原与西域地区的交往日益密切,农耕经济在此时开始向河西走廊扩展而非唐代初期,排除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