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教学理念偏失
题目:在生物实验课上,韩老师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完成事先准备好的填空题:"实验步骤一:从___号烧瓶倒入___号烧瓶……""显微镜的取镜和放置:右手紧握_____,左手托住_____……"这说明韩老师( )。
解析:新课改倡导的教学观要求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变,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向"重结论更重过程"转变等。生物实验课本身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过程,而韩老师采用的是事先准备好的填空题,把学生的学习变成了单一的、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没有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更没有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体会显微镜的用法,可见韩老师在教学理念上存在偏失。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因材施教原则
解析: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根据题干古文的意思,故选择B。A选项,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原则。启发最早出自孔子《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C选项,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循序渐进的"序",包括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学生生理节律的发展之顺序、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和认识活动本身的顺序,是这四种顺序的有机结合。D选项,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教师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直观教学可以分为三大种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三大类。
[多选题]什么是情绪?它有哪些功能?
[单选题]教学活动的根本因素是( )。
学生
解析: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活动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因素构成的,其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根本因素。故选择B。C项,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等等。D项,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的方法。常用的中小学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发现法、实践活动法、欣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多选题]巴普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体液说的四种类型间的对应关系如何?(10分)
[单选题]体现"身教重于言教"思想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
社会学习理论
解析:身教重于言教体现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符合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观察学习。
[单选题]"师者,人之楷模也",这句话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
鲜明的示范性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教师是人们的榜样和表率。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故选择C。
[单选题]我国学校德育包括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是( )。
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解析: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形成受教育者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我国学校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三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