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十二经脉中循行于腹部的经脉,自内向外的顺序是( )
  • 正确答案 :A
  • 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 [单选题]痰饮流注于经络,则可见( )
  • 正确答案 :A
  • 肢体麻木

  • 解析:痰饮流注于经络,易使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屈伸不利。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决定疾病发生的因素是
  • 正确答案 :C
  • 正邪斗争的胜负

  • 解析:正邪相搏的胜负,决定着发病或不发病。

  • [单选题]久病体虚之人出现嗳气的特点是
  • 正确答案 :C
  • 嗳气声低而断续

  • 解析:嗳声低沉断续,无酸腐气味,兼见纳呆食少者,为胃虚气逆,属虚证。多见于老年人或久病体虚之人。

  • [单选题]补气养血药中加入适量肉桂,其主要目的是( )
  • 正确答案 :B
  • 鼓舞气血生长

  • 解析:本品为辛甘大热,为补火助阳之要药,善补命门之火。常与补气血药同用,有鼓舞气血生长之功。

  • [单选题]羚羊角、天麻、钩藤具有的共同功效是( )
  • 正确答案 :B
  • 息风止痉,平抑肝阳

  • 解析:天麻:息风,定惊。治眩晕眼黑,头风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语言蹇涩,小儿惊痫动风,寒性慢惊,热性急惊抽搐。羚羊角:具有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热痉厥,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翳障,温毒发斑,痈肿疮毒。钩藤:清热平肝,熄风定惊。治小儿惊痫瘈疭,大人血压偏高,头晕、目眩,妇人子痫。

  • [单选题]百合的功效是( )
  • 正确答案 :A
  • 润肺,安神

  • 解析:味甘,性寒。归心、肺经。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咳血,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

  • [单选题]患者,男,55岁。少尿,浮肿,视物模糊2年,伴有全身乏力,皮肤干燥,腰膝痰软,口中有尿臭味,舌红少苔,脉细。检查:血压180/105mmHg(24/14kPa),血清钾6.8mmol/L,血肌酐640μmol/L。治疗应首选
  • 正确答案 :C
  • 透析加杞菊地黄丸

  • 解析:根据患者病史、症状及高血钾、高血压、肌酐水平可判断已进入尿毒症期,符合透析指征,单纯降压药和中药治疗显然不够,排除A、B、E;中医辨证当属肝肾阴虚证,治宜滋补肝肾,方用杞菊地黄丸,以上两方面结合则首选C。而天麻钩藤饮适用于肝阳上亢者。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实证不寐的病理因素
  • 正确答案 :B
  • 心肾不交


  • [单选题]痞满痰湿中阻证的代表方是
  • 正确答案 :E
  • 二陈汤合平胃散加减


  • [单选题]7岁男孩。发热、咳嗽、咯痰5天。热势较高,多在39℃左右,呈刺激性剧烈咳嗽,咯痰黏稠。有时诉胸闷,心前区疼痛。查体:精神欠佳,双肺可闻及细湿啰音。其最大可能性的诊断是
  • 正确答案 :D
  • 支原体肺炎

  • 解析:革兰阴性杆菌肺炎X线基本改变为支气管肺炎征象,易见胸腔积液;肺炎支原体肺炎特征为刺激性咳嗽,肺部体征不明显;腺病毒肺炎X线特点为肺气肿多见;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以喘憋为突出表现;葡萄球菌肺炎以皮肤常见猩红热样或荨麻疹样皮疹为特征,选项A、B、C、E均无刺激性咳嗽。

  • [单选题]手三里穴位于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当
  • 正确答案 :A
  • 曲池穴下2寸处

  • 解析:手三里: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

  • [单选题]下列传染病常见出疹时间,错误的是( )
  • 正确答案 :E
  • 伤寒多在第5病日

  • 解析:临床诊断标准在伤寒流行季节和地区有持续性高热(40~41℃)为时1~2周以上,并出现特殊中毒面容,相对缓脉,皮肤玫瑰疹,肝脾肿大,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低下,嗜酸性粒细胞消失,骨髓象中有伤寒细胞(戒指细胞),可临床诊断为伤寒。

  • [单选题]下列呕吐物呈咖啡色的疾病是
  • 正确答案 :B
  • 上消化道出血

  • 解析:考点:呕吐物的鉴别。 呕吐物呈咖啡色,提示呕吐物中有血,上述选项中只有B项有出血可能。A项呕吐物为隔餐或隔夜的食物,并含腐酵气味;C项少见呕吐;D项呕吐物多为食物;E项呕吐物有粪臭味。

  • [单选题]短效避孕药的主要作用机理是
  • 正确答案 :A
  • 抑制排卵,不利于精子穿透


  • [单选题]下列休克病因分类中哪项是错误的
  • 正确答案 :E
  • 不可逆性休克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临床执业医师 口腔执业医师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一阶段)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