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乙癸同源”指的是( )
  • 正确答案 :D
  • 肝肾关系


  • [单选题]湿热内阻的舌象表现是( )
  • 正确答案 :C
  • 舌苔厚腻

  • 解析:舌苔增厚,主邪盛入里。或内有痰、饮、水、湿、食积等。腻苔主湿浊、痰饮、食积。故选C。

  • [单选题]功能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散痈肿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
  • 远志

  • 解析:远志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散痈肿

  • [单选题]功能滋补肝肾,凉血止血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E
  • 墨旱莲

  • 解析:墨旱莲滋补肝肾,凉血止血

  • [单选题]小建中汤中配伍芍药的意义是
  • 正确答案 :A
  • 益阴养血,柔肝缓急

  • 解析:小建中汤所主虚劳里急腹痛之证,虽以中焦阳气虚寒为主,实则五脏俱虚,气血阴阳俱不足。方中配伍芍药益阴养血,意在与饴糖、炙什草相配,酸甘化阴,柔肝滋脾,和里缓急而止腹痛,所以A为正确答案。其余各项,或涉阴血,或涉缓急止痛,但都与小建中汤主证、病机及方药配伍不尽吻合,故均非正确答案。

  • [单选题]屠某,男,78岁。久病体虚,四肢痿弱,肌肉瘦削,四肢青筋显露,伴有肌肉活动时隐痛不适,舌痿不能伸缩,舌质暗淡,脉细涩。该病证的治法是( )
  • 正确答案 :A
  • 益气养营,活血行瘀

  • 解析:患者久病体虚,四肢痿弱,肌肉瘦削,可诊断为痿证。四肢青筋显露,伴有肌肉活动时隐痛不适,舌痿不能伸缩,舌质暗淡,脉细涩,符合脉络瘀阻证的表现。该病是由于气虚血瘀,阻滞经络,筋脉失养导致。治以益气养营,活血行瘀。代表方: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圣愈汤益气养血,用于气血亏虚,血行滞涩,经脉失养证;补阳还五汤补气活血通络,用于气虚无力推动血行,经脉瘀阻证。

  • [单选题]治疗瘤、岩寒痰凝滞证宜选用的方剂是( )
  • 正确答案 :B
  • 阳和汤

  • 解析:寒痰凝滞证治以化痰软坚。

  • [单选题]按公式计算,6岁小儿正常体重是( )
  • 正确答案 :D
  • 20kg

  • 解析:计算公式:8+2*6=20kg

  • [单选题]手阳明大肠经的络穴是
  • 正确答案 :D
  • 偏历

  • 解析:偏历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之络穴,出自《灵枢·经脉》。此腧穴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有清泻阳明,通调水道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耳鸣、鼻衄、手臂酸痛、腹部胀满、水肿等病症。

  • [单选题]感染HBV后最早出现的血清学标志是( )
  • 正确答案 :A
  • HBsAg

  • 解析: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流行性出血热临床特点的是( )
  • 正确答案 :E
  • 热退症状缓解

  • 解析:属流行性出血热临床特点:腰痛、蛋白尿、眼眶痛、出血性皮疹。

  • [单选题]下列属于中枢性瘫痪的特点是
  • 正确答案 :E
  • 无肌束颤动

  • 解析:中枢性瘫痪无肌束颤动。

  • [单选题]子淋阴虚津亏证的中医治法是
  • 正确答案 :E
  • 滋阴清热,润燥通淋

  • 解析:子淋之阴虚津亏证主要证候:妊娠期间,小便频数,淋沥涩痛,量少色淡黄,午后潮热,手足心热,大便干结,颧赤唇红;舌红少苔,脉细滑而数。治法:滋阴清热,润燥通淋。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 [单选题]患者,女,26岁。背部有圆形块物,中央有一黑头,近1周局部结块增大,红肿疼痛,按之中软应指,伴有发热,舌红苔黄,脉数。外治应首选
  • 正确答案 :B
  • 切开排脓

  • 解析:按之中软应指,提示脓已成,应切开排脓。

  • [单选题]乙类传染病中可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是
  • 正确答案 :B
  • 炭疽中的肺炭疽

  • 解析: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四种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 [单选题]久病累及脾肾,以致脾肾阳虚,温煦气化失司,可以形成
  • 正确答案 :B
  • 寒从中生

  • 解析:2.脾肾阳虚,阳虚则阴盛,阴为寒,故寒从中生;邪热炽盛,燔灼肝经,热极生风,可以形成风气内动。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公卫执业医师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