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选题]异常阴道分泌物的性状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BDE
  • 灰白色奶油样见于细菌性阴道炎

    黄色水样系病变组织变性、坏死所致

    黄绿色、泡沫状脓性白带常见于滴虫阴道炎

    分泌物混有血液并有特殊臭味可见于阿米巴性阴道炎


  • [单选题]以下试验中,属于T细胞功能检测方法的是
  • 正确答案 :B
  • 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

  • 解析:检测T细胞功能的方法有T细胞增殖试验、分泌功能测定、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体内试验等。

  • [多选题]目前mRNA的分子生物学测定方法主要包括 ( )
  • 正确答案 :BCD
  • Northern印迹杂交法

    RT-PCR法

    原位杂交

  • 解析:Southern印迹杂交是进行基因组DNA特定序列定位的通用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两条核酸单链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按 碱基互补的原则特异性地杂交形成 双链。一般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经?限制性内切酶消化的 DNA片段,将胶上的DNA变性并在原位将单链DNA片段转移至 尼龙膜或其他固相支持物上,经干烤或者紫外线照射固定,再与相对应结构的标记 探针进行 杂交,用?放射自显影或酶反应显色,从而检测特定DNA分子的含量 。原位PCR主要应用于两方面;(1)检测外源性基因片段,提高检出率,集中在病毒感染的检查上,如HIV、HPV、HBV、CMV等;(2)观察病原体在体内分布规律(3)内源性基因片段,如人体的单基因病、重组基因、易位的染色体、Ig的mRNA片段、癌基因片段等。(4)检测导入基因;(5)遗传病基因检测如β-地中海贫血。则两种方法都无法测定mRNA。所以答案选BCD。

  • [单选题]健康人在葡萄糖的刺激下,胰岛素呈两时相脉冲式分泌,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分泌方式为 ( )
  • 正确答案 :B
  • 只有第二时相的分泌


  • [多选题]众多冠心病危险因素中,目前认为最有价值的可及早预防和治疗的指标是 ( )
  • 正确答案 :ABE
  • C反应蛋白

    高血脂

    高纤维蛋白原

  • 解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常常被称为“冠心病”。但是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临床中常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最有价值的预防和治疗指标:1. C反应蛋白 2. 高血脂 3. 高纤维蛋白原。

  • [单选题]半固体培养基中琼脂浓度为
  • 正确答案 :C
  • 0.2%~0.7%

  • 解析: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琼脂浓度通常为0.2%~0.7%。

  • [单选题]男性,20岁,头昏乏力1年余,经检查确诊为继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下列哪项不是引起继发性再障的病因 ( )
  • 正确答案 :A
  • 丙酮酸激酶缺乏


  • [单选题]血小板聚集试验主要反映 ( )
  • 正确答案 :D
  • 血小板GPⅡb/Ⅲa活性


  • [单选题]为造血干/祖细胞免疫标志的是
  • 正确答案 :E
  • CD34


  • [单选题]对人类有致病性的链球菌90%属于
  • 正确答案 :A
  • A群


  • [多选题]有关细菌毒素,正确的提法是
  • 正确答案 :BD
  • 多数外毒素由毒性亚单位和无毒亚单位构成

    外毒素易被蛋白酶分解破坏


  • [多选题]骨髓增生明显活跃见于下列哪种情况
  • 正确答案 :ABC
  • 缺铁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 [单选题]临床上主要用什么方法来分析同工酶
  • 正确答案 :C
  • 电泳法

  • 解析:同工酶氨基酸组成不同,等电点不同,电泳迁移率也就不同,可用电泳法分离鉴定。电泳法简便、快速、分离效果好,并且一般不会破坏酶的天然状态,是研究同工酶最为广泛的方法。

  • [单选题]在检验方法学的研究中,最有价值的精度是
  • 正确答案 :C
  • 总重复性

  • 解析:总重复性排除了偶然性,换句话说就是必然的结果,所以是最有价值的。

  • [单选题]血管外注射给药时,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 正确答案 :C
  • 滤过

  • 解析:血管内给药不存在吸收。血管外注射给药时,主要以滤过方式进入血液,其吸收速度主要受注射部位毛细血管多少和药物分子大小影响。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必典考试
    推荐科目: 精神病学(副高) 麻醉学(副高) 口腔内科学(副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副高) 口腔修复学(副高) 中医内科学(副高) 中医外科学(副高) 推拿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副高) 妇女保健(副高)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