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题目:患者,男,26岁,发热,乏力伴皮肤出血点2周。查体:贫血貌,牙龈肿胀,肝脾轻度肿大,化验:Hb75g/L,WBC2.8×109/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体弱阳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阳性,阳性反应可被氧化钠抑制,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解析:贫血、出血及继发感染,骨髓增生极度活跃,考虑为急性白血病。原始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体弱阳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特性,阳性反应可被氟化钠抑制提示为M5型,即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故选D。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能直接提示红细胞破坏增多的检查是外周血()。
见到破碎红细胞
解析:红细胞破坏增多的检查主要包括:血中游离胆红素增多、尿胆原升高、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尿血红蛋白阳性、乳酸脱氢酶升高、破碎和畸形红细胞升高、红细胞寿命缩短。网织红细胞的测定是红细胞代偿性增生的检查,晚幼红、晚幼粒均是骨髓造血功能的检测,靶形红细胞主要见于海洋性贫血。故选D。
[单选题]患者女性,18岁,因全血细胞减少,确诊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年,可选择的治疗应除外()。
放疗
[单选题]去除血液中白细胞可.有效预防的输血不良反应是()。
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解析: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的原因包括免疫反应(输入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上的抗原引起)、致热原、细菌污染,其中免疫反应引起的最多见,所以去除血液中白细胞可有效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过敏反应是由于输入的血中的IgE、IgA抗体引起,去除血液中的白细胞不能有效预防。细菌污染也不能通过去除血液中白细胞有效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是补体介导的破坏输入红细胞的反应,与输入的白细胞无关。故选A。
[单选题]男,46岁。因双眼睑及四肢无力入院。入院诊断:重症肌无力。决定给予血浆置换治疗,置换液为新鲜冰冻血浆。在血浆置换过程中患者出现面部瘙痒、潮红,胸部及四肢出现少量荨麻疹。体检:体温37.6℃,血压115/65mmHg。该患者可能出现的输血反应为()。
变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