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低分化或未分化癌,无论上颈有无淋巴结转移,双侧中下颈及锁骨上均需做预防照射
题目:下列关于软腭癌的放疗原则正确的是()。
解析:无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高分化鳞癌,不必行中下颈淋巴结的预防性照射;单侧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高分化鳞癌,同侧中下颈及锁骨上区需行预防性照射,对侧中下颈无需照射;小涎腺来源的软腭癌,放疗敏感性低,根治剂量为>70Gy;软腭癌常规大野照射至DT36~40Gy时避开脊髓,DT50Gy时缩野至软腭区。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扁桃体癌cT2N1M0行常规根治性放射治疗,其照射野的设计正确的是()
双侧扁桃体区面颈野+双侧中、下颈及锁骨上区野
解析:扁桃体癌根治性放射治疗照射野的设计应根据原发肿瘤大小、邻近结构受侵范围、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来综合考虑。在常规放射治疗初始阶段一般采用面颈联合野对穿照射+下颈、锁骨上单切线野照射,其中面颈野靶区包括原发灶、邻近组织(如颊黏膜、齿龈、鼻咽、舌根、咽侧壁等)及上中颈淋巴结引流区。若为cT1N0病变,且分化良好者,照射野可适当缩小(如Ⅴ区淋巴结可不包括),甚至只需要照射瘤床区+同侧颈淋巴引流区,但首先要明确分期,以免漏照。
[单选题]鼻咽癌高剂量率近距离腔内后装治疗与外照射协同使用时应()
外照射至DT50~60Gy时,对残余表浅、小病灶后装推量治疗
[单选题]患者男,59岁。声嘶伴咽部不适半年,痰中带血1个月。查体:甲状软骨膨大,右上颈部(Ⅱ区)可及大小约2cm×2.5cm质韧固定包块,无压痛。既往否认结核病史。患者行颈部MRI提示肿瘤位于声门上区,并侵及会厌前间隙、左侧咽壁、会厌及甲状软骨,左侧声带固定,口咽及咽旁无侵犯,上颈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直接喉镜病检提示声门上区中分化鳞癌。其他辅助检查未见转移。
[单选题]患者女,65岁。咽痛1个月余,查体:右侧扁桃体肿大,鼻咽部未见异常,双肺呼吸音清晰,心脏听诊无异常。腹软,无压痛,未触及腹部包块,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浮肿。扁桃体活检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胸部CT及腹部CT未见异常。
[单选题]Fletcher梯形淋巴结的中点代表()
髂总淋巴结
解析:宫颈癌的体外照射治疗剂量参考点,Fletcher1980年提出了梯形淋巴系统,第一、二骶椎交界与耻骨联合中点的连线,取其中点向两侧各旁开6cm代表髂外淋巴结区域,腰4椎体中点向两侧各旁开2cm代表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区域,Fletcher梯形淋巴结的中点代表髂总淋巴结区域。
[单选题]霍奇金病化疗后受累野放疗剂量()
20~36Gy
解析:目前研究表明,在全身化疗基础上,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局部放疗剂量均有降低趋势。霍奇金病化疗后,受累野放疗剂量可降至20~36Gy。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最适剂量,不像霍奇金病那样明确,不同类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剂量亦不统一。研究发现,局部黏膜相关性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对于低剂量放疗有极好的反应。胃MALT淋巴瘤对放疗敏感,ⅠE~ⅡE期胃MALT淋巴瘤放疗后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分别超过90%和80%。多数侵袭性淋巴瘤,如最具代表性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不仅要通过全身化疗有效控制远处组织器官的亚临床转移,还需要通过放疗有效控制局部病变,化疗后放疗剂量可降至40~45Gy。鼻腔NK/T细胞淋巴瘤尽管是侵袭性淋巴瘤,但对化疗抗拒,临床Ⅰ~Ⅱ期患者,以化疗为首程治疗时,化疗后的完全缓解(CR)率仅为0~59%,大部分低于40%,而以放疗为首程治疗的CR率达到52%~100%,放疗根治剂量为50~55Gy。
[单选题]针对Ⅰ~Ⅱ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治疗方案首选()。
R-CHOP方案化疗3~4周期联合受累野放疗
解析:R-CHOP方案化疗3~4周期联合受累野放疗是治疗首选,若不能耐受放疗,可行R-CHOP方案化疗6~8周期;若不能进行利妥昔单抗治疗,可用CHOP方案代替R-CHOP方案化疗。
[单选题]对于没有累及眼眶、眼球的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是()。
单纯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