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由眼眶下缘到外耳道上缘所构成的平面

题目:眶耳平面的解剖标志是()

解析:从眶下缘最低点→外耳道上缘连成的平面称眶耳平面,人坐正、头直立时,该平面与地面平行。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在骨吸收凹陷处常见的细胞是()
  • 破骨细胞

  • 解析:在骨质新生时,可见新骨形成,成骨细胞排列在新骨周围。在骨吸收时,骨表面有蚕食状凹陷,凹陷处可见破骨细胞。因此,正确答案为C。

  • [单选题]下述牙齿萌出规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男性萌出的时间略早于女性

  • 解析:牙萌出的生理特点:一定时间按一定顺序萌出;左右成对萌出;下颌早于上颌;女性早于男性。故答案为E。

  • [单选题]临床检查见患者由姿势位轻轻闭口至上下牙列发生最初的接触,由此再用力咬合时观察到下颌向一侧移动约0.5mm达到牙尖交错位。此种情况表明()
  • 患者的牙尖交错位异常或肌功能异常

  • 解析:肌位与牙位是否一致是判断牙尖交错位正常与否的重要标志。肌牙位不一致不一定是咬合有问题,如一侧肌痉挛也可导致下颌偏向该侧出现异常咬合接触,此时肌牙位不一致的原因是肌功能异常。

  • [单选题]甲状舌管囊肿一般内衬()
  •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和复层扁平上皮

  • 解析:囊肿囊壁衬里上皮的特点是鉴别囊肿类型的重要指标。鳃裂囊肿又称颈部淋巴上皮囊肿,常位于颈上部下颌角附近,胸锁乳突肌上1/3前缘,组织学上,90%以上的囊壁内衬复层扁平上皮,纤维囊壁内含有大量淋巴样组织并形成淋巴滤泡。鼻腭管(切牙管)囊肿来源于切牙管内的鼻腭导管上皮剩余,可表现为切牙管囊肿和龈乳头囊肿,前者发生于骨内,后者则完全位于切牙乳头的软组织内,但均位于腭中线处;组织学上,衬里上皮变异较大,可内衬复层扁平上皮、含黏液细胞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立方上皮或柱状上皮,这些上皮类型可单独或联合存在,纤维囊壁内还可含有较大的血管和神经束。甲状舌管囊肿是甲状舌导管残余上皮发生的囊肿,可发生在舌盲孔与甲状腺之间导管经过的任何部位,囊壁可内衬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或复层扁平上皮,纤维囊壁内偶见甲状腺或黏液腺组织。

  • [单选题]结合上皮出现炎症、增生,但尚未形成牙周袋,说明牙周炎处于()
  • 早期病变

  • 解析:牙周炎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人为地分为始发期、早期病变、病损确立期及进展期四个阶段。始发期病理上表现为龈沟上皮和结合上皮的急性渗出性炎症反应,上皮及其下方结缔组织内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充血,一般持续2~4日。早期病变为龈炎的表现,结合上皮及龈沟上皮周围中性粒细胞、大量淋巴细胞(T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变性破坏,结合上皮增生,可持续3周或更长。病损确立期主要表现为慢性龈炎,结合上皮及龈沟上皮较多中性粒细胞、大量淋巴细胞(B细胞)及浆细胞浸润,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形成浅牙周袋,无明显的牙槽骨吸收。进展期表现为深牙周袋形成,胶原纤维大量丧失,破骨细胞活跃,牙槽骨吸收明显,浆细胞增多。牙周炎静止期是指病变缓慢或停止,呈现出修复现象的静止态,表现为炎症减轻,大量新生的胶原纤维,牙槽骨吸收静止,破骨细胞罕见,类骨质形成,牙骨质新生。

  • [单选题]面一个中央窝,一个近中窝的牙是()
  • 下颌第一磨牙

  • 解析:在面窝中,通常把大的一个称为中央窝。

  • [单选题]唾液中免疫球蛋白具有()
  • 保护作用

  • 解析:唾液的生物学作用与唾液中的成分及其理化性质相关,因此了解唾液中的一些具体成分可以推断出唾液的相关功能,本题目的就是让考生在学习时要灵活,不要死记硬背。

  • [单选题]属于口腔非特异性免疫体系中物理屏障的是()
  • 口腔黏膜

  • 解析:口腔非特异性免疫体现在很多方面,其中口腔黏膜是物理屏障,唾液中的硫氰酸盐是化学屏障,口腔正常菌丛是生物屏障,朗格汉斯细胞则是参与口腔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γ-干扰素则是参与口腔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因子,考生要了解了口腔非特异性免疫具体是由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的,这道题就迎刃而解了。

  • 推荐下载科目: 口腔医学专业知识题库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题库 口腔医学基础知识题库 口腔材料学题库 口腔生物学题库 医学伦理学题库 口腔临床药物学题库 口腔内科学题库 口腔修复学题库 口腔医学相关专业知识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