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500
题目:公司职工甲因工作疏忽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10000元,已知甲每月工资收入2500元,当地月最低工资1800元,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该公司可从甲每月工资中扣除的最高限额为( )元。
解析: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即2500×20%=500(元)。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影响企业营业利润的有( )。
销售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解析:营业外收入影响利润总额,不影响营业利润;所得税费用影响净利润,不影响营业利润。
[多选题]甲将一批货物卖给乙。在此买卖关系中,甲是主体,乙是客体,货物是内容。( )
解析:本题考察法律关系。甲和乙为主体,客体为货物,内容为甲乙双方交付货物和支付货款的权利义务。
[多选题]挂失止付不是票据丧失后采取的必经措施,是一种暂时的预防措施,最终要申请公示催告或提起普通诉讼。( )
[多选题]某工业企业某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原材料1440千克,耗用量无法按产品直接划分。甲产品投产100件,原材料消耗定额为10千克;乙产品投产150件,原材料消耗定额为4千克。A原材料的计划单价为5元/千克,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节约2%。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4)小题。
甲、乙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表述正确的是( )。
乙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为600千克
甲产品应负担的A原材料数量900千克
乙产品应负担的A原材料数量540千克
解析:(1)甲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100×10=1000(千克)
乙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150×4=600(千克)
A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440/(1000+600)=0.9
甲产品应负担的A原材料数量=1000×0.9=900(千克)
乙产品应负担的A原材料数量=600×0.9=540(千克)。
(2)甲产品应负担的A原材料实际费用=900×5×(1-2%)=4410(元)
乙产品应负担的A原材料实际费用=540×5×(1-2%)=2646(元)。
(3)领用材料: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 4500
-乙 2700
贷:原材料-A材料 7200
(4)结转发出材料成本差异:
借:材料成本差异-A材料 144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 90
-乙 54
[单选题]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下列各项中,应当根据其明细科目及"预付账款"科目的余额填列的是( )。
应付账款
解析: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付账款应当根据其明细科目及"预付账款"科目的余额填列。
[多选题]在计划成本法下,购入的材料无论是否验收入库,都要先通过"材料采购"科目进行核算。( )
[单选题]企业在现金清查中发现有待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或溢余,已按管理权限批准,下列各项中,有关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是( )。
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应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解析:现金短缺或溢余报经批准后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现金溢余报经批准后的相关会计处理为: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其他应付款(支付给有关单位)
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原因)
现金短缺报经批准后的相关会计处理为:
借: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赔偿)
管理费用(无法查明原因)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故选项D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