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剪切

题目:要将Word文档中的文件移动到剪贴板上,应选择的功能按钮是( )。

解析:将文件移动到剪切板上,需要"剪切"按钮,故选择A。B选项,"格式刷"按钮:复制一段文档的格式到另一段。C选项,"复制"按钮:复制到剪切板上。D选项,"粘贴"按钮:从剪切板上移动到文档。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沿着多方面多角度去探寻方法和途径解决问题的思维称为( )。
  • 发散思维

  • 解析: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故选择C。A选项,分析思维是经过逐步分析后,对问题解决作出明确结论的思维。B选项,聚合思维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一题多解"显然符合发散思维的含义。

  • [单选题]突然的敲门声影响了学生的注意,这种行为属于( )。
  • 不随意注意

  • 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无意注意时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由一些主客观条件引起的。

  • [单选题]一般来说,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 )。
  • 内化

  • 解析: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故选择A。

  • [单选题]中学生陈磊经常上课迟到,他决定改掉迟到的坏习惯,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仍无法克服赖床,结果还是时常迟到。教师在对该学生进行教育时,应该重点培养其( )。
  • 道德意志

  • 解析: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积极调节自己的活动,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也要受到道德认识的支配,是人们利用自己意识的控制和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如动机间的冲突及行动过程中坚持与动摇的斗争)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 [单选题]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
  • 柯尔伯格

  • 解析:柯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理论。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最经典的就是"汉斯偷药"的故事,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作出判断。故选择B。A选项,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该理论包括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C选项,埃里克森提出人格发展阶段论,0-1.5岁(婴儿期)--培养信任感;1.5-3岁(儿童早期)--培养自主感;3-6、7岁(学前期)--培养主动感;6、7-12岁(学龄期)--培养勤奋感。D选项,皮亚杰通过观察儿童的活动,用编造对偶故事同儿童交谈,考察儿童关于公正、责任、欺骗、奖励等道德发展问题,得出了三大研究成果,写成《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

  • [单选题]班主任在组织开展班级活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不包括( )。
  • 规定每个同学必须参与

  • 解析:班主任在组织开展班级活动时除了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意扬长避短、培养学生的能力外,以全班同学都能参加为宜,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而非规定每个同学必须参与。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思想政治 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 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