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人格尊严权

题目:教师不能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因为学生具有( )。

解析:学生的人格尊严权是指学校和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尊严,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故选择A。B选项,人身自由权是指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C选项,身心健康权是指保护学生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内容。D选项,隐私权是指学校和教师有义务保护学生私人、不愿或不便让他人干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信息或生活领域不被他人所知的权利。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应由( )予以保障。
  • 人民政府

  •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故选择D。

  • [单选题]全面发展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而实施的教育,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 )。
  • 教学活动

  • 解析: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 [单选题]研究发现,学生在检查自己做完的试卷和作业时,很难发现其中的错误,但是别的同学检查时,却很容易发现错误,这主要是由于( )的影响。
  • 定势

  • 解析:心向与定势常常指的是同一种现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定势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先前的反复经验,它将支配个体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后继的同类问题。

  • [单选题]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
  • 态度的核心成分

  • 解析:态度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由三种心理成分构成:(1)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2)情感成分: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包括喜欢与厌恶、尊敬与轻视、热爱与仇恨等: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成分。(3)行为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行为的准备状态。

  • [单选题]教师角色态度动态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
  • 学生的表现、要求和反馈

  • 解析: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角色转变也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表现、要求和反馈是教师角色态度动态发展的关键因素。

  •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与"中国一香港"的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
  • 宁夏-银川

  • 解析:香港是中国的一个城市,前后为包含关系。A项,北京与承德都是中国的城市,前后为并列关系。B项,银川是宁夏的一个城市,前后为包含关系。C项,新疆与西藏都是中国的自治区,前后为并列关系。D项,太原是山西的一个城市,前后为从属关系。故与题干示例逻辑关系相同的是B项。

  • [多选题]学习材料的难度越大,越难以产生迁移。

  •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高中思想政治 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 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