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基底节出血
题目:高血压脑出血常见的部位()。
解析:自发性脑内出血多继发于高血压、动脉瘤、血管畸形、血液病和脑肿瘤等,以高血压性脑出血常见,多发于中老年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患者。出血好发于基底节、丘脑、脑桥和小脑,易破入脑室。血肿及伴发的脑水肿引起脑组织受压、软化和坏死。血肿演变分为急性期、吸收期和囊变期,各期时间长短与血肿大小和年龄有关。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女,36岁,左眼眶外上部可触及一无痛性包块有2年,眼球向内下方突出,CT检查如图,最可能的诊断是()。
泪腺良性混合瘤
解析:患者病史长,图示左侧眼眶泪腺窝区一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边界尚清,密度欠均,增强扫描可见无强化区,故考虑为A项。
[单选题]颅后窝占位性病变可引起()。
小脑扁桃体疝
解析:颅后窝占位可引起小脑扁桃体疝入枕骨大孔内。
[单选题]CT平扫图像上,与脑实质相比髓母细胞瘤多数表现为()。
略高密度
解析:CT平扫图像上,髓母细胞瘤表现为后颅凹中部均匀一致的类圆形略高密度影,少数为等密度,边缘较清楚。
[单选题]患者女性,34岁,头痛数年,头颅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如图所示最可能的诊断是()。
脑膜瘤
解析:脑膜瘤为颅内常见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5%~20%,良性多见。脑膜瘤多见于40~60岁,女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2。肿瘤起病慢,病程长,可达数年之久。MRI平扫,T1WI上,与灰质相比约60%为等信号,可为略低信号;在T2WI上与灰质相比,40%为高信号或略高信号,约50%为等信号;其余10%的信号强度则不依从上诉规律;增强扫描显示绝大多数脑膜瘤出现明显强化,多数为较均匀强化,少数呈现为不均匀增强。
[单选题]慢性副鼻窦炎发病率最高的窦腔为()。
上颌窦
解析:鼻窦炎上颌窦发病率最高,常多发。
[单选题]男,60岁,头痛,前额部局部隆起。查体:前额部局部隆起处可触及乒乓球样肿块。CT显示:额窦腔扩大,内为低密度软组织影,边缘光滑呈弧形,可见细线样囊壁,其内CT值为20Hu。拟诊为()。
额窦黏液囊肿
解析:额窦黏液囊肿增大后压迫窦壁可引起疼痛、局部膨隆或触及有弹性的肿块,CT典型表现是窦腔膨大,骨壁变薄外移,腔内密度较低均匀;黏膜下囊肿无明显囊壁上皮,属假性囊肿;炎症可有相应临床症状;脓肿壁较厚;胆脂瘤有骨质破坏,边缘有骨质增生硬化。
[单选题]颅内脊索瘤好发部位为()。
颅底枕软骨结合处
解析:颅内脊索瘤好发于骶尾部及颅底蝶枕软骨结合处。临床少见,低度恶性,肿瘤常累及蝶窦及鼻咽部,表现为鼻部症状。
[单选题]患者男性,8岁,头痛,CT示后颅窝囊性低密度肿块,边缘较锐利,无瘤周水肿囊壁较厚,增强后瘤体及囊壁均无强化,最可能的诊断为()。
皮样囊肿
解析:皮样囊肿也是起源于神经外胚层,好发于后颅窝。无特征性临床症状与体征主要决定于肿瘤的部位与大小。平扫CT表现为低密度肿块,CT值多为40~100Hu左右,圆形或椭圆形。边缘锐利,无瘤周水肿,有较厚的囊壁,有时可见囊壁的钙化;增强扫描瘤体及囊壁均无强化,偶尔可见囊壁强化。
[单选题]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于哪项原因?()
颅内动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