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

A、对正在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的警察实施暴力,使之受轻伤 B、盗窃数额较大的、正在使用中的通信设备,导致大范围通信中断 C、购买假币后使用,数额较大 D、出于杀人故意开了一枪,导致一死一伤

题目:下列哪些情形属于想象竟合犯?

解析:想象竞合犯,也称想象的数罪,是指行为人出于一个犯罪意图,实施一个危害行为,产生数危害结果,触犯数个罪名而只按最重一罪处罚的犯罪形态。简单地说,想象竞合犯就是一个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的情况。构成想象竞合犯,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须出于一个犯罪意图和一个犯罪行为;2、一个行为还须导致数结果,触犯数个罪名;3、一个行为所触犯的数个罪名之间不存在逻辑上的从属或者交叉关系。这是想象竞合犯与法条竞合的区别。想象竞合犯是一罪而非数罪,所以不以数罪实行并罚,只能按所触犯的罪名中最重的那个罪名定罪量刑,也就是从一重罪处断。A选项中的行为既触犯了妨害公务罪,又触犯了故意伤害罪,但因只有一个意图和一种行为,属于想象竞合犯。B选项中盗窃数额较大的、正在使用中的通信设备的行为既触犯了盗窃罪又触犯了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属于想象竞合犯。C选项中的行为同时触犯了购买假币罪和使用假币罪,属于想象竞合犯。D选项中仅有一个犯罪意图(故意杀人)和一个行为(开了一枪),但导致一死一伤的结果,同时触犯了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属于想象竞合犯。因此,本题的答案是ABCD。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下列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有
  • B、单某在实施抢劫行为后,为防止被害人报案,将其杀害

    C、史某交通肇事后,感觉到被害人被拖挂在车底,但为了尽快逃离现场,拖行被害人400余米,导致被害人死亡

    D、梁某按计划在深夜埋伏在仇人许某出没处将其杀害后,为转移警方注意力,声称许某已为其绑架向其家人勒索财物

  • 解析:在抢劫罪中,若行为人在事前就已经谋划好要先将被抢劫人杀害,再劫夺其财物或者在抢劫的过程中由于暴力实施过度导致了被害人的死亡,那么该死亡结果应当包含在抢劫行为的暴力内容中。如果行为人是在抢劫行为实施完毕后为了杀人灭口而将被害人杀害,这时候杀人的故意是独立于抢劫的故意而产生的,杀人行为不包括在抢劫行为的暴力内容中。A选项许某是在抢劫过程中为排除被害人的反抗,故意下重手将其杀害,其杀害被害人的行为包括在抢劫罪必须的暴力手段之中,因此许某实施的行为只构成抢劫罪,不构成故意杀人罪。B项中单某实施的抢劫行为已经实施完毕,为了防止被害人报案而将其杀人灭口。在次,单某有两个犯罪故意,也有两个犯罪行为,因此应当以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并罚。C项中,史某交通肇事后为了尽快逃离现场,在明知被害人拖挂在车底的情况下仍然将、被害人拖行400多米,放任了被害人的死亡,因此应当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D项中许某的杀人行为才是其真正的目的。杀人后声称的绑架只是为了转移警方的注意力,并非其真实意图。因此本题除A选项外,其余三项描述的情况都构成故意杀人罪。

  • [多选题]下列与犯罪故意有关的表述,错误的是()
  • 假想防卫的情况下,行为人应该有过失,不可能无罪

    甲试图故意伤害乙,由于乙躲闪,匕首刺中了丙并导致其死亡。对乙而言,甲成立故意伤害罪;对丙而言,甲成立过失致人死亡

    甲欲盗窃枪支,但只取得一般财物的,仍应成立盗窃罪


  • [单选题]某县政府副县长甲某因作风问题被下属乙某揭发,受到党纪处分,于是对乙某怀恨在心,意图报复。2004年6月,甲某在乙某的住宅小区大量张贴写有乙某嫖娼的小字报,在群众中产生恶劣影响,乙妻于是与乙某离婚,乙某受不了风言风语,服毒自杀后被抢救过来。同年12月,甲某又向公安机关举报,捏造乙某在外嫖宿幼妓,结果乙某被公安机关逮捕,后无罪释放。则甲某的行为构成()
  • 诽谤罪和诬告陷害罪,数罪并罚


  • [多选题]影响核武器杀伤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 A、核武器的当量

    B、核爆炸方式

    C、人口密度和防护情况

    D、自然条件


  • [单选题]经过审查,对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和(),应当将案件材料和有关证据送交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并告知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 推荐下载科目: 行政案件的裁判与执行题库 司法赔偿题库 抽象行政行为题库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题库 第二节刑法的基本原则题库 第四节监视居住题库 罪刑各论概说题库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题库 犯罪未完成形态题库 刑法概说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