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216
题目:3 4 6 12 36 ( )
解析:解析前项除以2乘以后项。考点:其他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4个题目。 你曾经在白天看过星星吗?当你蹲了太久又起身太快,或者刚好被球场上飞来的足球砸中脑袋,那你就一定看见过或经历过“眼冒金星”的感觉。这个现象有个学名,叫做“压眼闪光”。 你也许发现了,看见“金星”跟看见别的东西不太一样;即使你闭上眼睛,冒出来的星星也不会消失不见,不过你可能不知道的是,盲人们虽然看不见,却同样会有“眼冒金星”的感觉。这是因为控制双眼闪光现象的是大脑的初级视皮层(俗称作VI区域)。这个区域即使在久经数十年后依然不会受到损伤。 既然失去视觉的人不会丧失“看见”金星的能力,那能不能利用这一点帮助人恢复视觉呢?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莱特.希姆博士带着这个念头,对压缩闪光开始了新的搜索。 对于人的压眼闪光现象已有过不少研究,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看到的“金星”大致是星星散散分部的点或小圆形,比较暗,白色或彩色都有,但这些有限的了解距离找到视觉恢复方法的目标还差很远,探索过程中较多实验无法直接在人体实行,所以寻找适合的动物作为“替身”很有必要。 恒河猴算是实验的常客了,在压眼闪光的研究中心,它也是非常理想的研究对象。它们的视觉系统与人类相近,且初级视皮层面积大,无沟回,便于定位和操作,想要继续人类视觉恢复的研究,就先要在恒河猴上进行较为透彻全面的了解,过去的一些研究已经把恒河猴的视野向“金星”出现的位置和初级视皮层对应神经元位置定位,刺激V1的什么位置产生的“金星”会出现在哪里,尽在科学家的掌握之中。 但只知道位置还远远不够,想要利用“金星”就像我们还需要知道一些重要信息,恒河猴看到的金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这就是希勒此次研究的主题。 假如猴子会说话,这个问题就好办多了,但鉴于我们和这灵长类的亲戚无法进行语言交流,想知道金星的具体特征就需要依靠精巧的实验了。 希勒对猴子进行了特殊的训练,使它们在视眼中出现两个点时,目光会移向更大、更亮的点,这个巧妙的训练方法,和猴子目光的移动方向,成为判断“金星”特征的利器。 在这个实验中,猴子的视眼会出现一个光点(对照点),接着对照点下方会出现一个光点(实验点),如果猴子的注视方向没有变化,说明实验点比对照点更小或者更暗,如果猴子的目光下移,则说明实验点比对照点更大或者更亮。 通过插入恒河猴V1区域的电极刺激,产生不同大小的“金星”,让它们判断大小。猴子先生在重复70多次实验后,“告诉”实验者们“金星”的大小约为9-26角分,(衡量视眼中光斑半径的单位),并且改变电流大小对“金星”的大小影响不大。 这组实验中,猴子的视眼正中心会预设一个很小的光点(对照点)。而电板激发产生的光点(实验点)在对照点下方,在实验中视野的背景颜色会不停改变。当背景颜色与实验点颜色不同时,猴子可以看到实验点,于是会一直盯着实验点看。一旦视野背景颜色与实验点相同,实验点讲消失,猴子的目光便会上移,看着中心的对照点,每当这时研究人员就会知道激发产生的光点的颜色就为当前的背景颜色。 同样经过70多次实验后,研究者发现“金星”其实色彩多变,但总体而言,颜色比较暗淡,都是不饱和色,包括灰暗的粉色,蓝色,绿色,黄色等。不单调的色彩对于视觉恢复是个大好消息,假如技术研发成功,盲人们大有可能看到一个色彩还算丰富的世界。
解析:解析阅读文段。通读文段发现第四段段尾指出“探索过程中较多实验无法直接在人体实现”引出动物“替身”这一概念,也说明A选项正确。引出动物“替身”后,文段对为什么经常用猴子(恒河猴)做实验进行详细的阐述:“他们的视觉系统与人类相近”与B项相符,故B正确。且本段最后一句“尽在科学家的掌握之中”说明科学家已经在猴子这儿实验常客身上取得了很大的研究成果,故D正确。而文中只说明“初级视皮层面积大,无沟回,便于定位和操作”,并没有说与人类相同,与文意不符,故正确答案C。考点:细节判断题
[单选题]52 32 20 12 8 ( )
4
解析:解析前项减去后项为递推数列。考点:计算问题
[单选题]2013年1—10月,全国汽车商品累计进出口总额为1307.15亿美元,同比增长2.16%,同比年内首次呈现增长。其中:进口金额664.72亿美元,同比增长0.18%,结束了9月下降趋势;出口金额642.43亿美元,同比增长4.29%,增幅较前9月有所提升。 进口整车方面,1—10月,汽车整车共进口95.39万辆,同比下降1.68%;进口金额391.61亿美元,同比下降4.40%;降幅较前9月分别减缓4.39个百分点和5.30个百分点。在汽车主要进口品种中,越野车进口40.21万辆,同比增长4.80%;轿车进口34.65万辆,同比下降10.51%;小型客车进口17.70万辆,同比增长17.77%。上述三大类汽车品种共进口92.56万辆,占汽车进口总量的97.03%。 出口整车方面,1—10月,汽车整车共出口78.12万辆,同比下降8.25%;出口金额104.97亿美元,同比下降7.67%。在汽车主要出口品种中,轿车出口34.44万辆,同比下降17.40%;载货车出口24.16万辆,同比下降10.50%;客车出口13.69万辆,同比增长33.36%。上述三大类汽车品种共出口72.29万辆,占汽车出口总量的92.54%。 此外,1—10月摩托车累计出口829.86万辆,同比增长2.70%;累计出口金额44.20亿美元,同比增长4.80%。
解析:解析汽车整车出口金额为104.97亿美元,整车进口金额为391.61,尾数法。考点:数值计算型
[单选题]经营性资产是在生产和流通中能够为社会提供商品或劳务的资产。经营性资产的使用单位是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其运营要以追求经济效益为原则。从会计角度看,主要指企业因盈利目的而持有,且实际也具有盈利能力的资产。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经营性资产”的是:
某重点中学新购入的实验室设备和器材
解析: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本题只需抓住“法人地位的企业”的题眼。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项:某电视机厂属于:“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B项:水利发电站属于:“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C项:某外贸公司属于:“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D项:某重点中学并不是“具有法人地位的企业”,而是事业单位。因此,正确答案是D。考点:单定义判断
[单选题]气象条件及具变化不仅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对心理情绪的影响也非常明显.有利的气象条件使人情绪高涨,心情舒畅;不利的气象条件使人情绪低落,懒惰无力,甚至导致心理及精神病态和行为异常.研究表明,高温,高湿,阴雨以及一些异常天气事件,都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世卫组织的一份资料表明,上世纪的厄尔尼诺现象使全球约10万人患上抑郁症,精神病发病率上升8%.究其原因,是该现象引起全球范围的气候异常和天气灾难,超过部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导致其出现坐卧不安,思维迟钝等精神异常状况.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异常天气会对人的精神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解析:解析第一步:读文段找到主旨句第一句引出气象条件及其变化对人的心理影响。第二句具体说明不同气象条件产生的不同影响。第三、四句通过研究、资料等例子形式对异常气象不利人的心理健康进行论证。最后一句则是对此现象产生原因的解释。整个文段属于因果类文段。第二步:分析选项找到答案A项典型的因果类文段主旨类选项,异常天气是因,对人的精神状况产生不利影响是果。B项抑郁症的描述过于局限,属于细节类分析。C项的有必要深入研究无从得到。D项为无中生有。选项中无其他基于主旨的延伸选项,所以本题答案为A。考点:隐含主旨题
[单选题]在地球构造活动频繁的时期,环非洲、南美和欧洲的新海洋盆地开始扩展,产生了新的空间。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碳与光合作用的生物发生反应,死亡的生物随后被埋在海底沉积物中,形成了富含碳元素的页岩。大气中的碳被固定下来,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水平下降,减小了温室效应并降低了全球温度,这对海洋生命来说是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科学家认为,全球变冷或变暖后果同样严重。下列哪项为真,最能支持科学家的论断?
全球变暖会导致海洋生物生态危机,科学家发现在26万年前全球变冷的时期,海洋生物发生过类似的危机
解析:解析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论点:全球变冷或变暖后果同样严重。论据:全球降温给海洋生物带来过非常严重的后果。第二步:判断加强方式本题论点需要多个论据证明,题干论据只涉及了变冷的情况,所以需要补充新论据加强论点。第三步:逐一分析选项A项所说的全球变冷之后又部分恢复了温室效应,和D项涉及到的时间长短问题,均与论题无关,属于无关选项。B项既说了变暖导致生态危机,也说了变冷也会发生类似危机,补充了新论据,加强了论点,为正确选项。C项所说的冲击作用未说明是否带来严重后果,也是属于无关选项。故正确答案为B。考点:加强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