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剂量缩小2倍
题目:今有一肾衰女性病人,64岁,体重50kg,血清肌酐为3mg/100ml,每日服用地高辛治疗心衰,此病人服用地高辛的实际剂量应调整为常规剂量的多少(地高辛的半衰期为43小时,由肾排泄的分数为Fu=0.76,正常男性的肌酐清除率为120ml/min)()
解析:肌酐清除率Ccr.gif=(140-年龄)×体重(kg)/72×Scr(mg/dl)(女性×0.85)=[(140-64)×50×0.85]/(72×3)=14.95(ml/min)。该病人地高辛消除常数=(0.693/t1/2){[(病人Ccr.gif/正常Cer-l)×Fu]+1}=(0.+693/43){[(1.4.95/120-1)×0.76]+1}=5,36×10-3,病人的地高辛实际半衰期t1/2=0.0693/5,36×10-3=129.3h。该病人由于肾功能衰退,地高辛的半衰期延长了2倍,因此剂量也应缩小2倍。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裸机是指()
没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
[单选题]热原中致热成分是()
脂多糖
解析:细菌性热原,是某些细菌的代谢产物、细菌尸体及内毒素。致热能力最强的是革兰阴性杆菌的产物,其次是革兰阳性杆菌类,革兰阳性球菌则较弱,霉菌、酵母菌甚至病毒也能产生热原。热原是微生物的一种内毒素,它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膜和固体膜之间。内毒素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物,现在普遍认为热原是细菌内毒素的脂多糖。
[单选题]下列治疗肝性脑病的药物不包括()
地西泮
解析:乳果糖口服后在结肠被乳酸杆菌等细菌分解为乳酸、醋酸而降低肠道pH值,使肠道细菌产氨减少,同时,酸性环境可减少氨的吸收,并促进血液中的氨渗入肠道排出。肝性脑病的发生与血氨基酸比例失调有关,主要为支链氨基酸含量下降,支链氨基酸可调节芳香族氨基酸平衡,抑制大脑中假性神经递质的形成,从而改善肝性脑病的症状。溴隐亭为一种半合成的麦角生物碱,为多巴胺受体激动药,可激动突触后神经元的多巴胺受体,合成多巴胺和真性递质去甲肾上腺素,竞争性取代假性递质,并可扩张血管,加速脑血流量及脑代谢而恢复神志。门冬氨酸鸟氨酸能够快速激活肝脏解毒功能中的关键酶,从而快速改善肝性脑病的临床症状,显著提高患者神志清醒率并且极大缩短清醒时间。肝脏降解氨的方式有二:门静脉周围肝细胞以通过鸟氨酸循环由氨形成尿素为主;肝静脉周围肝细胞以谷氨酸结合氨形成谷氨酰胺为主。鸟氨酸在门静脉周围肝细胞可促进尿素合成;门冬氨酸在肝静脉周围可促进谷氨酰胺合成。治疗肝性脑病的其他药物还包括:谷氨酸盐,包括谷氨酸钠与谷氨酸钾等,此二者在ATP及镁离子作用下,可与氨结合形成谷氨酸胺和水而排出体外;精氨酸,该药可促进鸟氨酸循环,使氨在形成尿素的过程中被清除,但精氨酸的作用需要依赖于肝脏功能,当严重肝衰竭时,常缺乏鸟氨酸氨基甲酸转移酶和精氨酸酶而不易发挥脱氨作用,故效果较差。氟马西尼、纳洛酮、L多巴胺也可治疗肝性脑病,口服抗生素可抑制产尿素酶的肠道细菌,减少氨的生成,从而治疗肝性脑病。
[多选题]关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的描述正确的是()
某些细菌细胞膜具有青霉素结合蛋白
当PBPs谱型发生改变时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抗药性
β-内酰胺抗生素与PBPs结合导致细菌变形死亡
PBPs有多种类型
解析: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是广泛存在于细菌表面的一种膜蛋白,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要作用靶位。每个菌种都有一套特异的PBPs,称PBPs谱。在一种菌种中PBPs按分子量大小排序,分别称PBP1,PBP2,PBP3……PBPs在不同菌种中各不相同,但其生理功能都直接影响与其结合的抗生素的抗菌活性。PBPs结构与数量的改变是产生细菌耐药的一个重要机制。
[单选题]案例摘要:患儿,女性,12岁。因恶寒,发热,咽痛2天由其母陪同就医。诊断:急性扁桃体炎。给青霉素等治疗。皮试:(一)。注射青霉素后,患儿刚走出医院约10分钟,顿觉心里不适,面色苍白,冷汗如注,母立即抱女返回医院。测血压6.67/4kPa(50/30mmHg)。诊断: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单选题]案例摘要:患者,男性,46岁。肾脏移植术后6个月,现抗排斥反应采用三联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