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专职班主任制度

题目:关于班主任的配备与选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解析:《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五条:班主任由学校从班级任课教师中选聘。聘期由学校确定,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时间一般应连续1学年以上。B选项,专职班主任制度说法错误,故选择B。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见于( )。
  • 《论语》

  • 解析:《论语·述而》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单选题]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经验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活动组成的课程是( )。
  • 活动课程

  • 解析:(1)按照学科同有的属性来划分,可以把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学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经验课程又称为活动课程,是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2)按照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可以把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不同课程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和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 [单选题]记忆是后续心理活动的资源准备,当需要的时候,记忆中的材料能够又快又好地再现出来,恰如其分,得心应手。这说明记忆具有( )。
  • 准备性

  • 解析:记忆的准备性是指它能够及时、迅速、灵活地从记忆信息的储存库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题目中所描述的就是记忆的准备性。

  • [单选题]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
  • 复述策略

  • 解析: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学习策略。在学习中,复述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许多新信息,如人名、外语单词等,只有经过多次复述后,才能在短时间内记住并长期保持。故选择C。A选项,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有序的分类、整理与概括,使之结构合理化。应用组织策略可以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的加工,进而促进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B选项,精加工策略一般作为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策略,指对记忆的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作出推论,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以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D选项,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元认知策略控制着信息的流程,监控和指导认知过程的进行,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注意策略)和调节策略。

  • [单选题]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教育是( )。
  •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

  • 解析:教育合力是指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相互联系,统一教育方向,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的教育力量,使学校、家庭、社区教育一体化,以提高教育活动实效。

  • [单选题]夏某常年负责学校校舍和教育教学设施的安全问题。某日,他发现一间教室的教学设施有漏电危险,但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之后该设施出现漏电现象造成人员伤亡,并给学校造成重大的财产损失。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应依法追究夏某的刑事责任

  •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三条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多选题]材料:最近偶然看《红楼梦》,书中讲到有个丫鬟很喜欢陆放翁的两句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林黛玉却对她说:“这种诗千万不能学,学作这样的诗,你就不会作诗了。”黛玉又说:“你应当读王摩诘、杜甫、李白跟陶渊明的诗。每一家读几十首,或是一两百首,得了了解以后,你会懂得作诗了。”这一段话讲得很有意思。放翁这两句诗,对得很工整。其实则是字面上的堆砌,而背后没有人。若说它完全没有人,也不尽然,到底该有个人在里面。这个人,在书房烧了一炉香,帘子不挂起来,在那里写字,或作诗。有很好的烟台,磨了墨,还没用。则是此诗背后原是有一人,但这人却教什么人来当都可,因此人并不见有特殊的意境与特殊的情趣,这就算做俗,高雅的人则不尽然,应有他一番特殊的情趣和意境。此刻先拿黛玉所举三人王维、杜甫、李白来说,他们恰巧代表了三种性格,也代表了三派学问。王摩诘是释,是禅宗。李白是道,是老庄。杜甫是儒,是孔孟。禅宗常讲“无我、无住、无着”。后来人论诗,主张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但作诗怎能不著一字,又怎能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呢?我们可选摩诘一联句来作例。这一联是大家都喜欢的: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此一联拿来和上引放翁一联相比,两联中都有一个境,境中都有一个人。放翁一联的境中人如何,上面已说过。现在且将摩诘这一联。在深山里有一所屋,有人在此屋中坐,晚上下了雨,听到窗外书上果给雨一打,朴朴地掉下。草里很多的虫,都在雨下叫。那人呢?就在屋里雨中灯下,听到外面山果落,草虫鸣,当然还夹着雨声。这样一个境,有情有景,拿来和陆联相比,便知一方是活的动的,另一方却是死而滞的了。这一联中重要字面在“落”字和“鸣”字。在这两字中透露出天地自然界的生命气息来。大概是秋天吧,所以山中果子都熟了。给雨一打,禁不起在那里朴朴地掉下。草虫在秋天正是得时,都在那里叫。这声音和景物都跑进这屋里人的视听感觉中。那坐在屋里的这个人,这是顿然感到此生命,而同时又感到此凄凉。生命表现在山果草虫身上,凄凉则是在夜静的雨声中。我们请问当时作这诗的人,他碰到那种境界,他心上感觉到些什么呢?我们如此一想,就懂得“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这八个字的涵义了。正因他所感觉的没讲出来,这是一种意境。而妙在他不讲,他只把这一外境放在前边给你看,好让读者自己去领略。若使接着在下面再发挥了一段哲学理论,或是人生观,或是什么杂感之类,那么这首诗就减了价值,诗味淡了,诗格也低了。但我们看到这两句诗,我们总要问,这在作者心上究竟感觉了些什么呢?我们也会因为读了这两句诗,在自己心上,也感觉出了在这两句诗中所涵的意义。这是一种设身处地之领悟。亦即所谓欣赏。我们读上举放翁那一联,似乎诗后面更没有东西,没有像摩诘那一联中的情趣与意境。摩诘诗之妙,妙在他在对宇宙人生抱有一番看法,他虽没有写出来,但此情此景,却尽已在纸上。这是作诗的很高境界,也可说摩诘是由学禅而参悟到此境。(摘编自钱穆《中国文学论丛》)   问题:   (1)为何黛玉认为不能学“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这样的诗?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   (2)文章认为“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体现了王维怎样的作诗境界?请简要分析。(10分)

  • [单选题]对教师“廉洁从教”要求的具体内容不包括
  • 校外兼职不得影响本职工作

  • 解析:廉洁从教是教师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之一。廉洁从教要求教师不得从事有偿的家教活动和兼职第二职业,不得利用学生毕业、升学、转学、插班、评优、选拔班干部等向学生、学生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钱物,不得向学生推销商品或私自组织学生征订资料,坚决拒绝商业贿赂。所以校外兼职不属于廉洁从教的具体内容。

  • [单选题]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选项中属于第四学段“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评价要点的是( )。
  • 分析美术作品的意义和审美特征,写出300字以上的评论文章

  • 解析:A项属于第一学段,B项属于第三学段,D项属于第二学段。

  •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初中思想品德 教师资格证-初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初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初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英语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