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题目:男性,55岁,长期饮酒,有酒精性肝病史。3天前受凉后开始出现高热伴胸痛,咳嗽、咳少量脓痰偶带血丝。查体:体温39.8℃,呼吸26次/分,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胸片示右肺下叶背段浸润阴影,见多发性脓腔,部分伴液平面。血常规:白细胞18×109/L,中性粒细胞占92%。

解析:1.患者有基础疾病,急性起病,咳脓血痰,胸片示右肺下叶背段浸润阴影伴多发性脓腔,部分伴液平面,考虑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2.治疗MRSA有效的药物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3.万古霉素最主要的副作用为肾毒性和耳毒性。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决定室间隔缺损进行手术的主要因素()。
  • 肺血管阻力


  • [单选题]侵犯食管下段贲门腺癌,全身情况好,左锁骨上淋巴结(-),治疗措施()。
  • 手术疗法


  • [单选题]患者,男性,69岁,食管癌术后五天,胸腔引流管已拔除,进食后突感胸痛、气短,体温38℃,怀疑吻合口瘘,哪一种方法最能准确判定()。
  • 胸穿抽出混浊液体


  • [多选题]男性,60岁,进行性呼吸困难、间断发热1年,伴有干咳,偶有黄白痰,活动后气短明显,有间断发热,在当地按"肺炎"抗炎治疗效果不佳,近一周气短症状加重来诊。查体:慢性病容,呼吸略促,口唇发绀,双肺背部可闻及Velcro啰音,心率100次/分,无杂音,可见杵状指。肺CT示两肺中下叶弥漫性结节、网格状阴影,近胸膜下可见蜂窝肺改变。肺功能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降低。无特殊环境接触史和用药史。
  • 解析:1.诊断依据:①进行性呼吸困难,间断低热,应用抗生素无效;②肺部可闻及帛裂音;③肺CT示间质性改变,肺功能呈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降低。2.支气管肺泡灌洗对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分型和治疗有重要作用。ILD患者多存在低氧血症,血气分析可明确诊断。支气管肺活检可取得肺组织进行病理学分类。3.诊断依据:主要指标:①无特殊环境接触史、用药史及结缔组织病;②肺功能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降低;③肺CT示两肺中下叶弥漫性结节、网格状阴影,近胸膜下可见蜂窝肺改变;④BALF检查不支持其他疾病诊断。次要指标:①年龄>50岁;②无原因的呼吸困难;③病程3个月以上;④肺部帛裂音。4.间质性肺疾病分为四大类,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包括7种:特发性肺纤维化,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急性间质性肺炎,脱屑性间质性肺炎,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隐源性机化性肺炎,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疾病。结节病,过敏性肺泡炎,属于肉芽肿性ILD,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肺泡蛋白沉积症属于其他少见的ILD。5.IPF通常没有肺外表现,主要为干咳,少痰,有10%~26%的病例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阳性,BALF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6.目前IPF治疗效果有限,现有的治疗方案并不能改善患者预后,但习惯上应用糖皮质激素或联合细胞毒药物治疗,一般使用中小剂量激素,大剂量激素副作用大,晚期肺纤维化患者,激素无效,且副作用明显,N-乙酰半胱氨酸、干扰素、秋水仙碱等,这些药物的临床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论证。

  • [单选题]患者王某,男性,65岁。诊断为肺炎入院,应用抗生素治疗后未见好转,3天后突然出现呼吸急促,烦躁,出大汗。体检:呼吸42次/分,血压98/70nmmHg,脉搏102次/分,口唇发绀,双肺闻及水泡音。
  • 解析:1.ARDS患者呼吸增快伴窘迫,烦躁、神志恍惚或淡漠,发绀,肺部可闻及湿啰音,心率常超过100次/分。2.ARDS病因有胸部创伤,溺水,细菌性肺炎,误吸,心律转复后等。3.肺炎引起ARDS应积极控制感染,改善通气和氧合,严格控制输入液体量,早期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儿科题库 急诊科题库 中医妇科题库 中医内科题库 心电科题库 中医外科题库 内分泌科题库 呼吸科题库 消化科题库 肿瘤科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