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手2~5指掌侧,近端指间关节横纹中点处

题目:四缝穴的位置在

解析:考点:常用奇穴的定位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呕吐肠鸣下利,心下痞满不痛,最适宜用的方剂是
  • 半夏泻心汤


  • [单选题]黄疸而有表证者可用
  • 桂枝加黄芪汤


  • [单选题]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组成中含有的药物是
  • 荷梗 黄连

  • 解析:清暑益气汤的组方原理及其与竹叶石膏汤的鉴别应用 本方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治宜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方中以西洋参益气生津,养阴清热,合西瓜翠衣清热解暑,共为君药。荷梗可以解暑清热,又可理气宽胸;石斛、麦冬助西洋参养阴生津,共为臣药。黄连苦寒,其功专于泻火,以助清热祛暑之力。知母苦寒质润,滋阴泻火;竹叶清热除烦,为佐药。甘草、粳米益胃和中,为使药。 清暑益气汤与竹叶石膏汤皆可治暑热耗伤气津之证,症见身热汗多、口渴心烦、脉虚数等。但竹叶石膏汤以石膏与麦冬为主,功善清热泻火养阴,辅以人参、半夏调和脾胃,重在清解余热,兼以益气生津和胃。清暑益气汤以西洋参、石斛、麦冬为主,功善益气养阴,重在益气养阴生津。

  • [单选题]发热微恶寒,口渴咽干,干咳,舌干苔黄,脉浮数。证属
  • 温燥证

  • 解析:燥淫证 临床表现: 皮肤干燥甚至皲裂、脱屑,口唇、鼻孔、咽喉干燥,口渴饮水,舌苔干燥,大便干燥,或见干咳少痰,痰黏难咯,小便短黄,脉象偏浮等。 燥邪具有干燥,伤津耗液,损伤肺脏等致病特点。 临床表现: 凉燥——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脉浮缓或浮紧等表寒症状; 温燥——发热有汗,咽喉疼痛,心烦,舌红,脉浮数等表热症状。

  •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是什么时间公布执行的
  • 2012年6月26日


  • [单选题]治疗肾绞痛湿热重者,宜加用
  • 委阳、阴陵泉

  • 解析: 胆绞痛 【辩证】 主症 急性胆囊炎—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痛,呈持续性,并阵发性加剧,疼痛常放射至右肩胛区,伴有恶心、呕吐,右上腹胆囊区有明显压痛和肌紧张。 胆石症—临床表现主要为胆绞痛,其疼痛剧烈,恶心呕吐,并可有不同程度的黄疸和高热。胆绞痛发作一般时间短暂,也有延及数小时的。 【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疏肝利胆,行气止痛。以足少阳经穴及相应俞募穴为主。 主穴 日月 期门 胆俞肝俞胆囊穴 阳陵泉 配穴 呕吐加内关、足三里;黄疸加至阳;发热加曲池、大椎。 操作 毫针泻法。 2.其他治疗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全科学(中级)[代码:302] 推拿按摩学(中级)[代码:349] 急诊医学(中级)[代码:392] 传染病学(中级)[代码:312] 骨外科学(中级)[代码:318] 烧伤外科学(中级)[代码:323] 妇产科学(中级)[代码:330] 耳鼻咽喉科学(中级)[代码:336] 精神病学(中级)[代码:340] 临床医学检验学(中级)[代码:352]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