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丙推测正确,老陈没有嫌疑

题目:对某受害人的五位朋友进行侦查分析后,四个警员各自做出了如下推测:甲说:"这五个人都有嫌疑。"乙说:"老陈不能逃脱干系,他有嫌疑。"丙说:"这五个人不都是有嫌疑的。丁说:"五人中肯定有人作案。"如果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推测正确,那么以下哪项为真( )。

解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甲的话和丙的话互为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一假,又因为只有一真,可知乙和丁的话均为假,由乙的话为假可知老陈没有嫌疑,进而可以推出丙的话为真,甲的话为假。故选择B项。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体现教师追求真理、探索真理、捍卫真理的科学精神的优秀品质是()
  • 严谨治学

  • 解析:《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修订)"严谨治学"要求:教师要刻苦钻研业务,探索教育教学规律。题干中,教师追求真理、探索真理、捍卫真理是严谨治学的表现。故选择D。

  • [多选题]材料:   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苏格拉底的论述并没有说服所有人,有人对此提出质疑一一"道德可教吗?"   请以依据材料含义进行写作。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书写。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字。
  • 解析:【解析】写作思路:   (1)题目立意需通过阅读材料并加以思考得出,主题应为"道德的养成方法"或"学校的与开展的方法"因为材料中提到了苏格拉底关于道德教育的观点并提出了有人质疑,故可以对道德是否可教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同时阐述自己说持有的关于道德教育方面的观点。   (2)可以写议论文,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着手,说明道德教育的开展方式或者某些具体道德行为培养的做法。选择较为灵活,没有固定的套路。   (3)扩充稳重的论据方面较难把握,建议可以搜集相应论据。   (4)我们在生活中都曾有或者见到过各种生活的好习惯,这些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迁移到文章中来,我们也可以使用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中的知识经验来丰富文章内容。   (一)评分标准:   一等(50-38)紧密围绕教育背景、教师身份写作,立意切合"学校德育的开展方式""具体德育方法"等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情真意切、结构严谨、文体明确、语言优美、引经据典、字体优美;(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素养,结合教育场景、学生心理,站在教育事业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维度书写)   二等(37-25)站在教师立场思考主题,中心符合"德育方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角度,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构完整、文体突出、语言通顺、字迹清楚;(符合教师的职业素养,稍微联系理论和现实)   三等(24-12)中心基本符合题意、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结构基本完整、文体基本符合、语言基本通顺、字迹潦草:   四等(11-0)"三观"观念错误,中心偏离题意、不明或立意不当、内容空洞、文体不明、矫揉造作、结构混乱、语病多、字迹难辨。(不具备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基本写作能力欠缺)   (二)写作硬性扣分项目:写作与文章相关的硬伤主要集中在内容残缺和语言表达基本功上,主要几大硬性扣分项目有:标题:不写,扣5分;文章结尾:不写,字数多于600字,扣10分;少于600字,残文11分以下;语句错误:2个扣1分,5个扣3分,多余5个,字句错误降等,降12分。

  • [单选题]力求在本学期获得好成绩,争取拿到奖学金,属于( )。
  • 直接近景性动机

  • 解析: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连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例如,学生的求知欲、成功的愿望、对某门学科的浓厚兴趣,以及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教学内容的新颖等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机。这类动机作用的效果比较明显,但稳定性比较差,容易受到环境或一些偶然因素的影响。故选择B。A选项,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例如,大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为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为争取自己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和荣誉等都属于间接性的动机。那些高尚的、正确的间接性动机的作用较为稳定和持久,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并取得好成绩。而那些为父母、教师的期望或是为了自己的名声、地位的动机作用的稳定性和持久性相对比较差,容易受到情境因素的冲击。C选项,高尚动机属于间接性的远景动机。D选项,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的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学习活动中,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是一种重要的和稳定的动机。由于需要的满足(知识的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因而也称为内部动机。

  • [单选题]科尔伯格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所采用的方法是( )。
  • 两难故事法

  • 解析:科尔伯格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所采用的方法是两难故事法,让被试者在两难推论中作出是非、善恶的判断并说明理由。这一系列两难推理故事中,最著名、最典型的是"海因兹偷药"的故事。

  • [多选题]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的提高过程,其进行的顺序以知为开端,情、意、行依次进行。( )
  • 解析: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 [单选题]( )是指教师整个人格系统健康、正常、发展良好。但伴随着成长的需要,希望了解自己的心理能力,最大限度发挥潜能,实现更大目标,达到更高境界。
  • 教师心理成长问题

  • 解析:教师心理成长问题,指教师整个人格系统健康、正常、发展良好,但伴随着成长的需要.希望了解自己的心理压力,最大限度发挥潜能,实现更大的目标,达到更高境界。

  • [单选题]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规定,下面不属于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的做法是( )。
  • 树立终结性评价理念

  • 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三十三条规定,"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开展南政府、学校、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做好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树立终结性评价理念"与"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相悖。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初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初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初中体育与健康 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信息技术 教师资格证-初中音乐 教师资格证-初中语文 教师资格证-初中英语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