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修复体龈距离过短导致固位不足

题目:铸造金属全冠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对修复体面加压时边缘有液体溢出,引起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解析:修复体面形态不良,食物排溢不畅以及修复体邻面接触关系不良可引起食物嵌入牙或修复体邻面的现象;牙龈退缩可导致修复体边缘与牙龈之间不密合,患牙出现过敏性疼痛;而继发龋可导致过敏性疼痛或自发痛。这些原因都不会导致对修复体面加压时边缘有液体溢出,该现象的产生说明出现修复体对牙体的相对运动,即修复体的松动。导致修复体松动的原因可能是修复体固位力不足、创伤性及粘固失败。所以答案D为本题正确答案。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关于杆形卡环描述正确的是()
  • 多用于Kennedy第一、第二类,邻近义齿游离端的基牙

  • 解析:杆形卡环的卡臂从基托中伸出,经过龈组织到达牙冠唇颊面的外形突点以下,卡环臂尖从牙龈方向进入倒凹区。有相对独立的颊侧臂和舌侧臂,包绕基牙的1/4。适用于邻近义齿游离端的基牙。

  • [单选题]两侧上颌结节较凸,右侧倒凹明显,全口义齿修复前应采取()
  • 解析:如双侧上颌结节倒凹大,影响义齿就位,可选择较大的一侧做外科修整,另一侧可在基托组织面做缓冲,避免压痛。就位时可调整方向,使义齿顺利就位。

  • [单选题]患者,女性,65岁,因右颊部血疱3天就诊。检查:右颊咬合线区黏膜见一血疱,直径1cm。

  • [单选题]患者,女性,43岁,风湿性心脏病史10余年,二尖瓣狭窄,心功能Ⅰ级。残根需拔除。

  • [单选题]下列关于乳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在龋病发展过程中作用较大

  • 解析:常见的致龋微生物包括链球菌属、乳杆菌属、放线菌属等。乳杆菌对人类的致龋作用较弱,它更多地涉及牙本质龋,在龋病的发展过程中作用较大。有些学者认为,乳杆菌数量增加不是导致龋病开始的原因,而是龋病进展的结果。

  • [单选题]唾液缓冲作用的强弱取决于()。
  • 重碳酸盐的含量

  • 解析:唾液具有缓冲能力,原因是其中的重碳酸盐缓冲系发挥作用,使得口腔中虽然含有大量产酸细菌,但唾液pH一般均能维持在中性。这种缓冲作用有助于产生抗菌效应。

  • [单选题]在龋损的过程中()。
  • 脱矿与再矿化交替出现

  • 解析:由于口腔环境的不断变化,牙齿龋损的过程不是一个连续的脱矿过程,而是一个脱矿与再矿化交替出现的动态过程。在酸的作用下,牙中的矿物质先发生溶解,钙和磷酸盐等无机离子由牙中脱出。再矿化时,反应物质扩散进入脱矿组织后,常先在接近表面的组织中沉积,从而限制反应物质向深部组织的扩散。破坏的牙体组织不能通过细胞修复达到自愈。

  • [单选题]慢性牙龈炎症的体征,最常见的是()。
  • 出血

  • 解析:慢性牙龈炎有牙龈炎症表现,也可存在龈下牙石,但不存在牙周袋、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的情况,后者均是慢性牙周炎的表现。

  • [单选题]中度张口受限是指患者上下切牙间距离在()。
  • 1~2cm

  • 解析:张口度检查是明确是否存在张口受限。临床上张口受限分成四度:轻度:2~2.5cm;中度:1~2cm;重度: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口腔医学专业知识题库 口腔医学基础知识题库 口腔材料学题库 口腔生物学题库 医学伦理学题库 口腔临床药物学题库 口腔内科学题库 口腔修复学题库 口腔颌面外科学题库 口腔医学相关专业知识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