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4周

题目: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患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时,抗生素治疗疗程为()

解析:1.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患者,抗生素治疗反应性好,无明确免疫低下、心脏瓣膜病和血管内假体,可行短程治疗(2周以内)。2.感染性心内膜炎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严重并发症,其抗生素治疗应长于4周。3.感染性心内膜炎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严重并发症,如为真菌性心内膜炎,抗真菌治疗疗程不短于6周。4.念珠菌性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应立即抗真菌治疗,疗程至临床症状消失及血培养最后一次阳性后2周。5.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抗生素治疗至少2周。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真菌孢子的主要作用是()
  • 进行繁殖


  • [单选题]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主作用靶位是()
  • 细菌胞浆膜上特殊蛋白PBPs

  • 解析:近10多年来已证实细菌胞浆膜上特殊蛋白PBPs是β-内酰胺类药的作用靶位,耐药菌体内的PBPs的质和量发生改变,导致与药物的结合能力降低。

  • [单选题]已知某药物口服肝首关作用很大,改用肌内注射后()
  • t1/2不变,生物利用度增加

  • 解析:肌内注射后,药物直接吸收入血,生物利用度增加,其生物半衰期不变。

  • [单选题]以下有关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描述错误的是()
  • 导管相关血行感染是指留置血管内装置的患者出现菌血症,经外周静脉抽取血液培养至少一次结果阳性,同时伴有感染的临床表现

  • 解析: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包括导管病原菌定植及导管相关感染。A、B、C、D描述均无误。E选项导管相关血行感染的诊断尚需确认除导管外无其他明确的血行感染源。

  • [单选题]男性,77岁,因呼吸衰竭急诊收住ICU病房。经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使用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插管3天后患者出现发热,气道内白黏痰明显增加,查体:体温38.4℃,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肺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心律120/分钟,律齐。

  • [单选题]女性,90岁,陈旧性心肌梗死并慢性心力衰竭住院,并发院内获得性肺炎转入ICU。呼吸机依赖,气管切开,肠道营养不能耐受,部分肠内营养并留置颈内静脉导管长期静脉营养。现转入后45天,突发寒战、高热,无尿频、尿痛,无腹痛、腹泻,无咳痰增多。查体:体温39.5℃,呼吸26/分钟,脉搏112/分钟,血压82/46mmHg,精神萎靡,巩膜无黄染,双下肺少许湿啰音,腹平软,无压痛,肠鸣音存在。血象:白细胞15×109/L,中性0.92,尿常规(-)。

  • [单选题]苯唑西林()
  • 耐酸、耐酶、对耐药金葡萄球菌有效

  • 解析:1.青霉素G对+、G-球菌、螺旋体等有效。 2.哌拉西林抗菌作用强,对厌氧菌有效。 3.苯唑西林耐酸、耐酶、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 4.氨苄西林对G杆菌有效,考察重点是青霉素及半合成青霉素的抗菌谱。

  • [单选题]一旦诊断为念珠菌性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应立即抗真菌治疗,疗程至临床症状消失及血培养最后一次阳性后()
  • 2周

  • 解析:1.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患者,抗生素治疗反应性好,无明确免疫低下、心脏瓣膜病和血管内假体,可行短程治疗(2周以内)。2.感染性心内膜炎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严重并发症,其抗生素治疗应长于4周。3.感染性心内膜炎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严重并发症,如为真菌性心内膜炎,抗真菌治疗疗程不短于6周。4.念珠菌性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应立即抗真菌治疗,疗程至临床症状消失及血培养最后一次阳性后2周。5.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抗生素治疗至少2周。

  • [单选题]区别膀胱炎和肾盂肾炎采取()
  • 尿中细菌表面有无抗体包裹

  • 解析:1.尿液抗体包裹细菌分析法(ACB法)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来源于肾感染的细菌,抗体包裹试验阳性;而下尿路感染的细菌抗体包裹试验阴性。故选择E。2.区别泌尿系感染是复发还是重新感染的关键是行尿培养及菌落计数,如果原尿路感染经治疗后症状已经消失,且尿培养阴性,症状再次出现,且尿细菌定量培养,菌落计数≥105/ml,但菌种、菌株与原来的尿路感染细菌不同为重新感染,若相同可能为复发。故选择B。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常见重症的病因、病理生理题库 急性冠脉综合征及心肌梗死题库 急性肾损伤与肾衰竭题库 重症胰腺炎题库 呼吸衰竭题库 心肺脑复苏题库 心力衰竭题库 营养支持题库 肝功能衰竭题库 高血压危象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