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创立两种以上的书体或篆刻形式,形成自己的风格

题目: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书法·篆刻”内容系列成就标准的是( )。

解析: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书法·篆刻”内容系列的成就标准是学生能够:①积极参与书法或篆刻活动。②恰当地使用书法或篆刻的术语,以自己的观点评论古今两件以上的书法作品或篆刻作品。③识别三种以上的书体,例如楷书(颜体、柳体、欧体等)、行书、隶书等,或篆刻的风格特征,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基本轨迹及与传统文化的关系。④初步掌握一种书体的书写规范或篆刻的一般技法,创作两件以上的书法或篆刻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个性。⑤以多种形式大胆地展示和交流,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书法作品或篆刻作品做出评价。⑥在研究性学习之中,学会处理一个书法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问题。所以答案是D项。课标表述是“创作两件以上的书法或篆刻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个性”,D项超出了高中生的能力范围。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学习时,学习者利用一定的记忆术帮助掌握知识,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 精加工策略

  • 解析: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其中,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精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具体包括记忆术,提问,生成性学习,做笔记,联系实际生活,充分利用背景知识。其中,利用记忆术,就是对新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属于精加工的策略。故选择B。A选项,复述策略是指为了在记忆中保持所学信息而对信息进行重复识记的策略。包括排除干扰、多种感官想参与,复习形式多样化,划线等。C选项,组织策略是对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的过程。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列提纲、利用图形和表格,以及归类策略。D选项,元认知策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策略,也就是说,个体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干什么、干得怎么样及其情感体验。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

  • [多选题]德育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
  • 解析:德育过程是以提升受教育者的品德水平为目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过程。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德育过程的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与受教育者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

  • [单选题]66,83,102,123,( )
  • 146

  • 解析:此数列成二级等差数列,83-66=17,102-83=19,123-102=21,由此可见,相邻两项之差构成首项为17,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依此规律,故选择C选项。

  • 推荐下载科目: 教师资格证-高中数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英语 教师资格证-高中物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化学 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 教师资格证-高中思想政治 教师资格证-高中历史 教师资格证-高中地理 教师资格证-高中美术 教师资格证-高中音乐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