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

寻衅滋事罪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 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逞强好胜和填补精神空虚等目的 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毁损、占有公私财物,都需要情节严重 寻衅滋事罪的法定最高刑是10年有期徒刑

题目:关于寻衅滋事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寻衅滋事罪参见《刑法》第293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哪些行为不构成犯罪:()
  • 以刺探方法,合法获取国家秘密的

  • 解析:本题考查具体罪名名称。参见《刑法》第282~284条的规定。

  • [单选题]中日钓鱼岛争端日益尖锐,国内民愤群起。大学生梁某是南京人,自小对日本十分痛恨,遂游说校内同学参加抗日游行示威,共召集学生人数几百人。梁某通过正当程序向有关部门申请并获准,但是梁某没有按规定的路线进行,率领几百人一直在日本使领馆外驻扎不服从解散命令,由于人数众多造成该地段交通堵塞,而且与领馆人员发生言语与肢体摩擦,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梁某的行为构成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罪


  • [多选题]刘某系当地的无业游民,整天游手好闲,与好友计划创办教派骗人钱财,遂以各种方式将刘某塑造成神通广大之人,短短一年时间便骗得三百教众,刘某和骨干人员利用教义教规等迷信手段骗多位女性与之发生关系,骗得巨额财产均挥霍一空,而且还蒙骗信徒练功修炼成仙,致多人死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刘某的行为构成组织、利用邪教组织、利用迷信致人死亡罪

    刘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

    刘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

    刘某应当数罪并罚

  • 解析:参见《刑法》第300条第2款和第3款。

  • [多选题]关于破坏监管秩序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监犯指使其他监犯殴打另外的被监管人,致使另外的被监管人上吊自杀,可以认定破坏监管秩序罪

    监犯殴打监管人员,扰乱正常的监管秩序,可以认定为破坏监管秩序罪

    犯罪主体是依法被关押的罪犯

  • 解析:本题考查破坏监管秩序罪的具体适用。详见《刑法》第315条的规定:"依法被关押的罪犯,有下列破坏监管秩序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殴打监管人员的;(二)组织其他被监管人破坏监管秩序的;(三)聚众闹事,扰乱正常监管秩序的;(四)殴打、体罚或者指使他人殴打、体罚其他被监管人的。"

  • [多选题]关于包庇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包庇罪和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法条是普通法条和特殊法条的关系

    包庇罪和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不同,后者的主体是负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如果实施窝藏、包庇行为的行为人与被窝藏、包庇的犯罪分子在犯罪之前有通谋的,对于窝藏、包庇的行为人不以窝藏、包庇罪论处,而是以被窝藏、包庇的犯罪分子共同实施犯罪论处

    旅馆业、饮食服务业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情节严重的

  • 解析:本题考查包庇犯罪中具体犯罪的区分。《刑法》第362条规定:"旅馆业、饮食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出租汽车业等单位的人员,在公安机关查处卖淫、嫖娼活动时,为违法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情节严重的,依照本法第三百一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这是《刑法》关于包庇罪的一种特殊规定,D项基本上是法条的原文,因此可选。

  • [多选题]对于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中的"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理解正确的是:()
  • 协助其他关系密切的人转换与其职业不符的财物

    知道他人从事犯罪活动,协助转移财物的

  • 解析:本题考查"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理解。参见《关于审理洗钱等刑事案件具体应有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的规定:"刑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的’明知’,应当结合被告人的认知能力,接触他人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情况,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种类、数额,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转换、转移方式以及被告人的供述等主、客观因素进行认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明知系犯罪所得及其收益,但有证据证明确实不知道的除外:(一)知道他人从事犯罪活动,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的;(二)没有正当理由,通过非法途径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的;(三)没有正当理由,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财物的;(四)没有正当理由,协助转换或者转移财物,收取明显高于市场的’手续费’的;(五)没有正当理由,协助他人将巨额现金散存于多个银行账户或者在不同银行账户之间频繁划转的;(六)协助近亲属或者其他关系密切的人转换或者转移与其职业或者财产状况明显不符的财物的;(七)其他可以认定行为人明知的情形。"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侦查题库 国家赔偿概述题库 侵犯财产罪题库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题库 刑罚执行题库 犯罪构成题库 刑法概说题库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题库 行政诉讼的特殊制度与规则题库 刑事审判概述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