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2.00D
题目:一个患者52岁,习惯的阅读距离为33cm,根据最小调节公式计算,他需要多少度的近用下加()。
解析:最小调节公式为15-0.25×年龄。患者52岁,计算调节力为2D,保留一半作为储备,即使用1D调节。习惯阅读距离为33cm,对应调节需求为3D,因此需要下加+2.00D。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弱视患者往往容易出现以下异常,除外()。
色觉功能异常
解析:色觉异常是性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与弱视无明显相关。
[单选题]一患者,小瞳验光为+2.50DS,阿托品散瞳验光为+3.00DS,隐性远视为()。
+0.50DS
解析:+3.00-(+2.50)=+0.50D
[单选题]某32岁男性患者主诉视近阅读容易疲劳,查体结果如下:双眼屈光度均为-2.00D,交替遮盖示视远隐斜度为-6△,视近隐斜度为-16△。则该患者应诊断为哪种双眼视觉功能异常()。
集合不足
解析:患者视远外隐斜,看近更高度外隐斜,应诊断为"集合不足"型双眼视觉功能异常。
[单选题]某21岁女性患者,主诉:近距离工作后视远模糊,偶尔视近也模糊。
[单选题]患者,男性,5岁,因"体检发现双眼视力差1周"就诊。眼科检查:双眼远近视力均为0.4,裂隙灯和检眼镜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单选题]矫正近视散光用()。
凹柱镜
解析:1.凹透镜具有发散光线的作用。2.矫正散光用柱镜,凹柱镜在不同轴向具有不同程度发散光线的作用。3.凸透镜具有会聚光线的作用。4.矫正散光用柱镜,凸柱镜在不同轴向具有不同程度会聚光线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