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晶状体切除联合前部玻璃体切割术

题目:患者,男性,25岁,1天前被他人拳头击伤右眼,伤后右眼视力下降明显。既往全身健康。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科专科检查:左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右眼眼睑中度肿胀,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上皮水肿,前房cell(+),Tyn(+),可见少许玻璃体,晶状体半脱位嵌顿于瞳孔区,眼底模糊可见视网膜平伏。眼压检查右眼T+2。可能采取的手术方式是()。

解析:该题为眼前节严重外伤手术适应证的选择问题,眼外伤后发生晶状体半脱位阻塞于瞳孔区引起高眼压,选择手术方式应解决其瞳孔阻滞问题,首先应该考虑将晶状体切除,前房玻璃体和前部玻璃体脱出可以引起角膜并发症、继发青光眼等并发症,所以应该将前部玻璃体同前房内玻璃体一起切除。故该题答案为C。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男性,40岁,工作中右眼不慎被塑片击中,眼痛1周。检查:Vod:0.8,眼压12mmHg,下方角膜全层裂口已闭合,前房可见一黑色物体,大小约1mm×2mm,随体位而变动,晶状体透明,虹膜未见裂伤,眼后段检查未见异常,B超检查未见异物声像。下列哪项处理错误()。
  • 利多卡因加肾上腺素球后麻醉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前房异物的处理注意事项。其中术前常规缩瞳,避免异物损伤晶状体及进入后房,而麻药中加入肾上腺素则散大了瞳孔,因此E的处理不正确。

  • [单选题]患者,男性,13岁,家长发现其眼位不正2年。查体:VOU:1.0,双眼检查诊断为共同性外斜视20°,双眼眼内检查正常。给予双眼外直肌徙后斜视矫正术。术后第1天检查双眼眼位内斜视4°,第2天检查右眼明显内转,外转无力。此时可能的情况是()。
  • 右眼肌肉缝线滑脱

  • 解析:该题为斜视手术术后并发症的问题,共同性外斜视术后眼位应该达到轻度内斜视程度,这样才能保证长期效果。该患者术后第1天效果很好,第2天突然发生术眼外转受限,明显内斜视,首先应该考虑肌肉缝线滑脱,因此此时应该再次到手术室进行右眼外直肌探查术。故答案为C。

  • [单选题]患者,男性,43岁,右眼不慎被石块击中,右眼疼痛,视物不见1小时就诊。查体:Vod:光感,光定位不准,眼压T-3,角膜不规则大范围裂伤,虹膜脱出,晶状体未见,眼内组织结构窥不清,眼眶X线未见异物影。

  • [单选题]患者,男性,48岁,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视力突然下降,无眼红、眼痛。未进行治疗,无好转。既往右眼视力正常,全身无糖尿病、高血压及其他病史。检查:Vod:Fc/30cm,Vos:1.0,双眼眼压正常。右眼眼前节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玻璃体混浊(+++),视网膜窥不见。左眼检查大致正常。B超检查显示右眼玻璃体混浊,后极部视网膜光滑。

  • [单选题]患者,男性,48岁,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视力突然下降,无眼红、眼痛。未进行治疗,无好转。既往右眼视力正常,全身无糖尿病、高血压及其他病史。检查:Vod:Fc/30cm,Vos:1.0,双眼眼压正常。右眼眼前节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玻璃体混浊(+++),视网膜窥不见。左眼检查大致正常。B超检查显示右眼玻璃体混浊,后极部视网膜光滑。

  • [单选题]患者,男性,19岁,4小时前被他人用拳头击伤左眼,伤后左眼疼痛,少许流血、流泪,视力显著下降。查体:患者生命体征平稳,Voc1:1.0,Vos:HM/30cm,光定位准确,眼压:NCT测量右眼15mmHg,OS:T-1;左眼上、下眼睑充血肿胀,少许皮肤破损,球结膜混合充血,颞上方角巩膜缘后6mm处可见5mm×4mm紫黑色不规则隆起球结膜下出血,角膜透明,前房较右眼明显加深,Tyn(+),Cell(+),瞳孔6mm×6mm,直接对光反射迟钝,间接对光反射正常,晶状体透明,玻璃体血性混浊,视网膜窥不见。右眼前后段检查正常。

  • [单选题]患者,男性,19岁,4小时前被他人用拳头击伤左眼,伤后左眼疼痛,少许流血、流泪,视力显著下降。查体:患者生命体征平稳,Voc1:1.0,Vos:HM/30cm,光定位准确,眼压:NCT测量右眼15mmHg,OS:T-1;左眼上、下眼睑充血肿胀,少许皮肤破损,球结膜混合充血,颞上方角巩膜缘后6mm处可见5mm×4mm紫黑色不规则隆起球结膜下出血,角膜透明,前房较右眼明显加深,Tyn(+),Cell(+),瞳孔6mm×6mm,直接对光反射迟钝,间接对光反射正常,晶状体透明,玻璃体血性混浊,视网膜窥不见。右眼前后段检查正常。

  • [单选题]年轻患者,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时间较长,检查:周边部圆形小裂孔,裂孔周围增殖较轻,存在视网膜下增殖,中度的玻璃体视网膜增殖(PVRC1),首选术式()。
  • 局部硅压联合环扎术

  • 解析:视网膜脱离手术是眼科最复杂的手术,其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历来存在争议,但总的原则是最小损伤化原则,即将术后不良反应降到最小。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范围局限在1~2个象限,萎缩性裂孔较小无明显牵引者,一般只选择局部硅压术,术后患者视觉功能一般恢复良好。对于年轻患者,裂孔明确且裂孔周围玻璃体较健康,视网膜下和表面均有增殖发生,严重程度不超过PVRC1者,一般选择环扎联合硅压术。青年患者周边部玻璃体切除困难,视网膜下增殖取出并发症较多,因此如无严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C2以上),一般采取巩膜扣带术。随着Gass对特发性黄斑裂孔发病机制的阐述,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是目前眼科治疗IMH的主流术式,其术后裂孔闭合率高,视觉功能恢复好。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葡萄膜病题库 玻璃体视网膜病题库 眼眶病题库 眼睑病题库 眼科药理学题库 泪器病题库 眼球的解剖和生理题库 眼病理学基础及眼肿瘤总论题库 眼科手术题库 眼外伤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