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施光南

题目:我国现代歌剧《伤逝》,是根据鲁迅的同名小说改编的,1982年首演于北京,其作品是我国著名音乐家()创作的。

解析:1981年,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00周年,施光南创作了大型歌剧《伤逝》。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学堂乐歌的代表性音乐家有()。
  • 沈心工、李叔同


  • [单选题]()的《第八交响曲》编制奇特,被称为“千人交响曲”。
  • 马勒

  • 解析:马勒的《第八交响曲》编制奇特,被称为“千人交响曲”,他的交响曲已明显地体现出“世纪末”的音乐风格。

  • [单选题]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第一次在交响乐中加入了()。
  • 合唱


  • [单选题]乐器“缶”的制作材料属于()。
  • 解析:周代按照制造材料的性质,将乐器分为“八音”,分别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这种乐器分类法名称的产生,标志着我国古代器乐艺术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成熟的阶段。金类:钟、铙。石类:石磬、玉磬。土类:埙、缶。革类:土鼓、足鼓。丝类:琴、瑟。木类:祝、圄。匏类:簧、笙。竹类:箫、管。

  • [单选题]下列歌剧中被称为中国歌剧探索里程碑的是()。
  • 《白毛女》

  • 解析:歌剧《白毛女》是中国歌剧探索的里程碑式作品。

  • [单选题]《爱我中华》是由()作词,()作曲。
  • 乔羽、徐沛东

  • 解析:《爱我中华》是著名作曲家徐沛东为韦唯量身定做的一首歌曲,是20世纪90年代初,乔羽和徐沛东为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幕式的大型文艺表演而创作的主题曲。

  • [单选题]文艺复兴时期的帕勒斯特里那属于()。
  • 罗马乐派

  • 解析:我们可以把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音乐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5世纪初)勃艮第乐派,代表作曲家杜费、班舒瓦;第二阶段(15世纪中后期):尼德兰乐派,代表作曲家奥克冈、若斯坎、拉索;第三阶段(16世纪中叶):罗马乐派,代表作曲家帕勒斯特里那;第四阶段(16世纪下半叶):威尼斯乐派,代表作曲家维拉尔特、A.加布里埃利、G.加布里埃利。

  • [单选题]《茶花女》是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的作品。
  • 威尔第

  • 解析:歌剧《茶花女》由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威尔第于1853年初创作完成,并于同年3月6日在威尼斯“芬尼斯”歌剧院上演。1852年威尔第在巴黎看了小仲马改编自己的同名戏剧《茶花女》,他被这部作品深深吸引并马上将之改编为歌剧。

  • [单选题]“该出手时就出手啊,风风火火闯九州啊”此歌曲调取自()。
  • 河南民歌

  • 解析:这首歌曲采用了在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广为流传的民歌曲调写成,高亢、简练、有表现力,能反映梁山好汉的性格和行为特点。

  • 必典考试
    推荐下载科目: 音乐教学反思题库 音乐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方法题库 音乐教学过程题库 中外多元音乐文化题库 音乐基本理论题库 曲式分析、歌曲创作与乐器统配题库 音乐课程与音乐课程标准题库 音乐与相关艺术及学科题库 学科知识与技能(综合练习)题库 音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题库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