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导致实寒证的阴阳失调是( )
  • 正确答案 :C
  • 阴偏胜

  • 解析:阴阳失调决定着疾病的寒热变化,“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虚则热”、“阳虚则寒”。阳偏胜引起的病理变化为实热,阳偏衰引起的病理变化为虚寒,阴偏胜引起的病理变化为实寒,阴偏衰引起的病理变化为虚热。阴胜则阳病是指阴偏盛会损伤阳气。

  • [单选题]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是
  • 正确答案 :A
  • 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

  • 解析: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

  • [单选题]患者,女,62岁。颜面浮肿,兼见面唇青紫,心悸气喘,不能平卧。此为( )
  • 正确答案 :E
  • 水气凌心

  • 解析:水气凌心:颜面浮肿,兼见面唇青紫,心悸气喘,不能平卧。

  • [单选题]头痛连项,遇风加重是
  • 正确答案 :B
  • 风寒

  • 解析:症见头痛时作,痛连项背,遇风加剧,常喜裹头,恶风畏寒,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多为外感风寒。

  • [单选题]治疗风湿热痹、关节红肿者尤为适宜的药物是( )
  • 正确答案 :E
  • 秦艽

  • 解析:秦艽性味:辛、苦,微寒。 归经:归胃经、肝经、胆经。?功能:袪风湿,舒筋络,清虚热,清湿热。 主治:用于风湿痹痛,中风不遂,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湿热黄疸。

  • [单选题]桂枝汤组成的药物中除桂枝、生姜、大枣外,其余的药物是( )
  • 正确答案 :C
  • 芍药 甘草

  • 解析:桂枝汤的药物成份有桂枝,生姜,大枣,芍药 ,甘草

  • [单选题]下列不具有解表作用的方剂是
  • 正确答案 :E
  • 贝母瓜蒌散

  • 解析:止嗽散宣利肺气,疏风止咳。定喘汤宣肺平喘,清热化痰。杏苏散轻宣凉燥,理肺化痰。五苓散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痰饮,水湿内停。贝母瓜蒌散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 [单选题]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满痛,呕吐便秘,苔黄,脉弦数者,宜选用何方治疗( )
  • 正确答案 :D
  • 大柴胡汤

  • 解析:大柴胡汤汤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满痛,呕吐便秘,苔黄,脉弦数有力。

  • [单选题]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主要机制是( )
  • 正确答案 :B
  • 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 解析: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主要机制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 [单选题]泄泻的主要病机是
  • 正确答案 :C
  • 脾虚湿盛,健运失常

  • 解析:泄泻的基本病机是脾虚湿盛致使脾失健运,大小肠传化失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关键因素。

  • [单选题]急性肾炎(阳水)水肿最先出现的部位是( )
  • 正确答案 :B
  • 眼睑


  • [单选题]患儿,诊断过敏性紫癜,症见瘀斑遍布,下肢尤甚。腹痛阵作。口臭纳呆,齿龈出血,腹胀便秘,大便色黄,舌红,苔黄,脉滑数。治疗首选
  • 正确答案 :B
  • 葛根黄芩黄连汤合小承气汤

  • 解析:过敏性紫癜胃肠积热:①证候:瘀斑遍布,下肢多见,腹痛阵作,口臭纳呆,腹胀便秘,或伴齿龈出血,大便色黄或暗褐,舌红,苔黄,脉滑数;②治法为泻火解毒,清胃化斑;③方药为葛根黄芩黄连汤合小承气汤加味。

  • [单选题]根据他经子母补泻取穴法,大肠经实证应选用的是( )
  • 正确答案 :B
  • 足通谷

  • 解析:大肠经五行属金,根据他经子母补泻取穴法,实证泄其子,属水的阳经,即足太阳膀胱经。足通谷为膀胱经上的穴位,故答案为B。

  • [单选题]关于狂犬病病毒不正确的描述是
  • 正确答案 :B
  • 狂犬病毒是非嗜神经性病毒

  • 解析:狂犬病病毒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

  • [单选题]下列关于小儿中药用量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B
  • 乳婴儿为成人量的1/2

  • 解析: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乳婴儿为成人量的1/3,幼儿为成人量的1/2,学龄儿童为成人量的2/3或成人量。

  • [单选题]阴阳互损病机的理论基础是
  • 正确答案 :C
  • 阴阳互根互用

  • 解析:阴阳互根即阴或阳任何一方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阴阳互用,即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如果人体阴阳之间的互滋互用关系失常,就会出现"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故选C。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临床执业医师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医执业医师(一阶段)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公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2019-2025 必典考网 www.51bdks.net 蜀ICP备2021000628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