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CD
A、具有现实性 C、具有激励性 D、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
题目:列关于正常的标准成本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解析:正常标准成本特点:(1)客观性和科学性;(2)现实性;(3)激励性;(4)稳定性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制定理想标准成本的依据,是理论上的业绩标准、生产要素的理想价格和可能实现的最高生产经营能力利用水平。这里所说的理想价格是指()。
A、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计划期间最低的价格水平
解析:制定理想标准成本的依据,是理论上的业绩标准、生产要素的理想价格和可能实现的最高生产经营能力利用水平。这里所说的理想价格,是指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计划期间最低的价格水平
[单选题]某公司生产单一产品,实行标准成本管理,每件产品的标准工时为4小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为8元,企业生产能力为每月生产产品500件。8月份实际生产产品450件,发生固定制造成本3400元,实际工时为2000小时。根据上述数据计算,8月份公司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
D、400
解析: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2000-450×4)×8/4=400(元)
[多选题]下列有关标准成本制定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有()。
A、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不包括购进材料发生的检验成本
B、直接人工标准工时包括自然灾害造成的停工工时
D、企业可以在采用机器工时作为变动制造费用的数量标准的同时,采用直接人工工时作为固定制造费用的数量标准
解析: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包括发票价格、运费、检验和正常损耗等成本,是取得材料的完全成本,所以选项A错误;直接人工标准工时是指在现有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包括直接加工操作必不可少的时间,以及必要的间歇和停工,如工间休息、调整设备时间、不可避免的废品耗用工时等,其中并不包括自然灾害造成的停工工时,所以选项B错误;直接人工的价格标准是指标准工资率,它可能是预定的工资率,也可能是正常的工资率,所以选项C正确;固定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与变动制造费用的用量标准相同,包括直接人工工时、机器工时、其他用量标准等,并且两者要保持一致,以便进行差异分析,所以选项D错误
[单选题]本月生产甲产品8000件,实际耗用A材料32000公斤,其实际价格为每公斤40元。该产品A材料的用量标准为3公斤,标准价格为45元,其直接材料用量差异为()元。
360000
解析:材料用量差异=(32000-8000×3)×45=360000(元)
[单选题]下列关于成本差异计算的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预算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解析: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所以选项D不正确。
[多选题]出现下列哪些情况时,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
产品的物理结构发生变化
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发生变化
生产技术和工艺发生根本变化
解析:基本标准成本是指一经制定,只要生产的基本条件无重大变化,就不予变动的一种标准成本。所谓生产的基本条件的重大变化是指产品的物理结构的变化,重要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变化,生产技术和工艺的根本变化等。只有这些条件发生变化,基本标准成本才需要修订。由于市场供求变化导致的售价变化和生产经营能力利用程度变化,由于工作方法改变而引起的效率变化等,不属于生产的基本条件变化,对此不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